标签:
雅丹魔鬼城日出越野摄影旅游 |
分类: 透过镜头 |
说到戈壁、沙漠,通常会和“无人区”、“死亡地带”联系在一起。的确,在这些渺无人烟、缺水少绿、风沙肆虐、鸟不生蛋的地方,任何生命时时刻刻都需要努力抗争着才能存活,弄不好就彻底歇菜,而且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古往今来默默埋葬了多少英雄豪杰,因为无论如何勇冠三军,到了茫茫戈壁就会渺小得不值一提、脆弱得不堪一击,无论多么豪情万丈,到了漫漫沙漠也会状若无头苍蝇,找不到方向!
可伟大的丝绸之路就在这里,在这些干不拉几的土地上顽强地延伸着,过敦煌,一直往西、往北……迢迢征途,就靠双足来丈量!身在此处,不禁对千百年前那些人们景仰起来。简直难以想象,这些商队顶着毒日头,牵着骆驼,驮着丝绸、瓷器、茶叶,一连走上几个月,需要怎样的勇气和力量?
我们就很轻松自在了。车行在笔直、平坦的柏油路上,吹吹空调、看看单调的风景、随时打打瞌睡,当然无法理解丝绸之路上的种种往事,更不用说去体会了,只能稍稍感慨一下而已——甚至连“感慨”都是现成的——比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之类的,阳关就在敦煌城西边十几公里处,乃西垂边关也,出了阳关就恍若隔世了,令人伤感不已。
我们起了个大早,天还没亮就出发了。黑沉沉的天空薄云漂浮,很庆幸,因为白天火辣辣的太阳不会晒得太厉害。
车到半途,只见东边天光放亮,赶紧停车,等待壮观的戈壁日出。放眼四顾,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长长的地平线赫然在目,无遮无拦,仿佛一片海洋。刹那间,一个红点拱出,闪出万道金光,红了半边天。然后,从一小点开始,变成一个小圆弧,再变成半个圆、最后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四周祥云缭绕,实在壮观之极!
过完日出瘾,继续北上。离敦煌约100公里处,就是著名的玉门关了。诗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说的就是它!这个地方是如此的偏远、荒凉,连春风到此都要折回头,难怪连笛声都要凄凉起来!
玉门关是汉朝名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时间很残酷,只给我们留下一个方方正正的小土坯,是玉门关盘城的一小部分而已。想当年,这里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身居西北要冲,必然相当热闹,可眼下就剩这么多了,周围连断垣残壁的痕迹都找不到,也算一桩奇事!
我喜欢朝阳沐浴玉门关的感觉,不像诗词描摹的那般感伤,而是显得温暖、富有生气。或许玉门关永远不会再有当日的荣耀和繁华,但世间万物,有多少能淡看世道二千载呢?
继续往西北行,愈见苍凉。当见到一些奇怪的石块伫立在戈壁荒原上,我们知道,雅丹“魔鬼城”到了。
地理学中著名的“雅丹地貌”说的就是这里!经过亿万年水流的侵蚀、再受风沙的磨砺,在方圆十几公里的范围内,大块的岩石伫立在戈壁滩上,形状千奇百怪,远看就像一座死气沉沉的城市,已然废弃多年,只有魔鬼出入其间了!想象一下,当月黑风高的夜晚,风声鹤唳,鬼影重重,假如不幸身处魔鬼城中,将会如何阴森恐怖啊!
近观魔鬼城中那些硕大无朋的岩石,被大自然这位鬼斧神工的雕刻大师打造得各有千秋,可以隐约看到笑迎宾客的“金狮”、埃及“狮身人面像”、坍塌的“古堡”、斑驳的“城墙”,最为传神的造型是一只石台上的“孔雀”,似乎刚刚整理完漂亮的羽毛,正在回首张望……
最刺激的莫过于开越野车进入魔鬼城深处了!北京吉普虽然老旧,但越野禀性依然。我怎能放过这么难得的机会?毫不犹豫地跳上驾驶席自驾,在一旁小师傅的指点下,挂挡出发!方向盘死沉、档位很生涩、刹车重得要命(而且不太灵光)、车子叮呤咣啷乱抖、发动机不太悦耳地吼叫着……可又有什么关系?要的就是这份感觉!
车子一会儿在乱石中颠簸,一会儿经过一片沙地,一会儿要爬上陡峭的山坡,一会儿又直愣愣地俯冲下来!过瘾,相当地过瘾!由于是第一次开这玩意儿,第一次在戈壁、沙漠中越野,犯低级或高级的错误是难免的啦!老实交代,一个多小时下来,忙出一头一身的汗,总共熄火过两次,一次陷在沙堆里,然后在小师傅的指导下用四驱倒车脱困,但值得自豪的是冲坡次次成功!
不用说,全车的人只有我一个人感觉很爽,余下的乘客除了浑身的骨头被震散架,还要替我捏把汗,呵呵!
车子冲上一个大山丘,正好登高远眺。魔鬼城赫然在目,蔚为壮观。据说沙尘暴起来时,一排排的魔鬼石犹如一艘艘战舰,在大海中劈风斩浪,昂首远航!可惜我们没有巧遇风沙来袭,只能面对静静伫立的魔鬼城,再次把“百舸争流”的盛况交给我们的想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