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嘉峪关悬壁长城丝绸之路摄影旅游 |
分类: 透过镜头 |
嘉峪关是万里长城(明长城)的西起点。有头就有尾。长城终点就是山海关。那么,孰头孰尾?谁是“天下第一关”、“长城第一关”?注定要争论不休,谁也不肯让步半分。我们姑且不去理睬这桩毫无意义的官司,到了哪头就“认”哪头是“天下第一”,岂不更好?(我注意到,山海关的匾牌刻“天下第一关”,嘉峪关则刻“天下第一雄关”,呵呵,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字奥妙无穷,其中的内涵就仁者见仁了!)
曾经被山海关“老龙头”御海临风的豪迈气势所打动,所以对茫茫戈壁中的嘉峪关十分期待,很想知道这道屏障何德何能,何以能够在飞沙走石中挺立六百多年?何以能够以一己之力,抵御外敌、保家卫国?
既为关,就少不了城;既有城,肯定就缺不了门。走过一道又一道伟岸的城门,就越来越深入核心的“军事禁区”——曾几何时,嘉峪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敌人见了无不胆战心惊,要攻城克寨那是难上加难,多半是损兵折将、尸横遍野,嘉峪关却岿然不动。撼关难,撼嘉峪关更难!我几乎都能听到入侵强敌久攻不下后气急败坏的嘶叫声,还有守城将士又胜一仗的欢声雷动……
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狼烟四起、烽火连城,男儿有志、冲锋陷阵、前赴后继、马革裹尸,理应这些才是属于嘉峪关的气质!然而,眼前的嘉峪关是如此宁静、安详,戈壁荒漠鲜有的郁郁葱葱的树木、花草点缀其间,大有柔情似水的味道……也许是战事稍歇,疲累的战神熟睡了,梦见身在江南水乡的家人、梦见家门前潺潺流过的小溪,紧绷的神经松弛了、愤怒和凶狠随风飘散,嘴角露出浅浅的微笑……
扯远了。男儿天生喜欢刀枪棍棒之类玩意儿,却不一定喜欢血肉横飞的感觉。还是和平更好。
可是,我分明看见了城楼上又现刀光剑影!难道是海市蜃楼?或者是恍惚中的错觉?我希望能乘着时空隧道的列车,时光倒流,回到哪个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但最好做个“隐形人”(只观察而无性命之忧),亲眼目睹守城将士如何从射击孔弯弓搭箭飞矢射敌、如何一枪把骑兵挑于马下、如何举起大石打落云梯上的敌人……
抱歉,又扯远了。关城很方整、庞大,藏个万把军队不成问题。粮草充足、弹药满仓、兵强马壮。不怕敌人来,只怕敌人不来!一旦敌人来犯,烽火台狼烟起,沿着万里长城依次传递下去,一声令下,士兵盔甲上身、刀剑出鞘、弯弓在手,齐刷刷沿城墙一字排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任你排山倒海,我自岿然不动!
难道又扯远了?眼睛不够用,脑子更不够用。看到嘉峪关的一石一砖,怎能不让人遐思!
↑屋檐下搁着的就是那多出的一块砖!
力拔山兮的嘉峪关,却又不失精巧。华丽而威严的城楼,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美不胜收。城墙高大、坚固,砖块相依相叠,严丝合缝,精美绝伦。团城内甚至还有漂亮的戏台,想必是用来丰富兵营的业余文化生活的吧!
最神的是“只多一块砖”的传说:当初建造嘉峪关时,做施工预算,一神人老兄算出来要用十万块方砖,于是就烧制了整整十万块。垒啊垒,等到嘉峪关最后垒成,发现用了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仅仅多出一块!比六百多年后的今天用四核处理器的电脑来算还精确万倍啊!
当然,传说终归是传说,听过笑过算数,但传说背后的意思很显然:嘉峪关建造工程受到最大的重视,也十分严谨,这才造就了挺立数百年的不朽嘉峪关啊!
站在高高的城墙上,放眼远眺,戈壁、山丘、沙漠、还有地平线上绵延的雪山,这样的场面肯定会让所有人震撼不已的!心潮澎湃也好,浮想联翩也罢,什么样的感慨都不为过。
从嘉峪关伊始,万里长城沿着山峦蜿蜒、延伸。离嘉峪关不远处的悬壁长城给人又一次震撼。长城就在近乎垂直陡峭的岩壁上攀缘,顽强地“悬挂”着,让人眼晕,更叫人钦佩得五体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