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漫游费手机移动通信运营商资费it |
分类: 论互联网 |
自从移动运营商“惨淡”地从中国电信“分家”出去后,没几年功夫,忽然成了大哥大,反过来大大地压了老哥一头。移动运营商是如何做到这点的?很简单,答案不外乎两个字:收钱。
我还牢牢记得我的移动电话号码的“身价”:2500元!而且是在九七年,那个香港回归的年头,四分之一万啊,可是俺的一家一当,都能憋出一身老汗来!移动公司靠这些染着我们血汗的辛苦钱,作为“第一桶金”,建立起了庞大的移动通信网络。我们永远不会知道,这笔“入网费”中有多大的利润,但不管怎样,我们确实“享受”到了打手机的便捷,所以就当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自愿上套”吧。
问题是,掠夺式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早已完成,看上去“入网费”已经取消,但移动运营商仍然在以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名目收取其它高额资费,还是很不厚道!
通话费——想便宜?有一个个“套餐”等着呢。谁也搞不清是不是一个个“陷阱”。用户千万不要以为自己会“很合算”,要知道,用户再精明,哪里“算”得过运营商?
接听费——明摆着的不合理收费第一名!连“打错了”的电话,还要接听者埋单,天下哪有这样不讲理的事?
长途费——都是同一个公司的网络,本地(市内)和外地不会有很大的成本差异。即使要收“长途费”,也不能贵成这样。运营商的成本没人监督、审计,一切都是由着运营商自己“说了算”,可不就斩你没商量了!
短信费——短信占用的网络资源非常非常有限,而且,现在的短信量不是十年前能比的,凭什么收费永远是一毛钱?这么多一毛钱加起来,说“日进斗金”都是低估的,而且几乎都是利润啊,利润率大概已经接近无穷大了(因为成本趋近于零)。
网络费——2.5G这么烂的质量(带宽、吞吐量极低),却像个金贵的“高价姑娘”,随便上上网,还没看到几张网页,流量就用爆了(谁来检测过运营商的流量计算是否有水分?)。实在用不起啊!
移动运营商给人的感觉就是强势、傲慢,外加有信产部做“后盾”,更加狐假虎威了。要降价?没门!他会变着法子和用户捉迷藏。自始至终,用户处在弱势群体的地位,要发言声音太小,要申诉无门无道,要想用手机?还非要到他那里去不可。
谁能站出来帮帮手机用户?
前一篇:印度总理访华,过几天我回访
后一篇:为何地铁之吻成不了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