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旅游吴哥窟柬埔寨 |
分类: 驴行狂想 |
人都有很多欲望。有些可能只是妄想,比如长出一对天使的翅膀、或到月亮上种桂花树。有些则象种子一样不动声色地埋在心底,当水份、气温和阳光的条件满足时,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饱览世间山水,大概就是这样一粒种子。金钱和时间,就是种子萌发的“催化剂”。就拿我来说,比较钟情人类自然文化遗产,总想亲身感受金字塔、吴哥窟、泰姬陵、卫城、马丘比丘带给我的神奇——灵魂的陶冶,所以,当这个七月,柬埔寨之行万事俱备时,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吴哥窟,我把能搜集到的各种介绍、游记、图片看了个遍,对那个“大方块”(大吴哥,即通王城)和“小方块”(小吴哥,即吴哥窟)、“大圈”和“小圈”(串联各个神庙的旅游线路)了然于胸,完全可以神游一番了。我觉得这并不会削弱吴哥窟的神秘感、妨碍我旅途的感受度,相反,借鉴“先行者”的经验,我可以不必为一些琐碎事情操心,集中精力去体会我想体会的东西,并且能够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观中抓住重点。
比如,我了解到,在巴肯山看吴哥日落是最佳去处。想象一下,火红的晚霞,映衬着“寺庙之王”,好比高棉王朝的更迭、衰败和陨落,这是怎样凄美而壮观的画面啊!……这也是我急着选择吴哥窟的理由之一:这种伤感,趁着尚未垂暮,还有兴致来感慨一番,否则恐怕会难以承受的!
由于是自由行的方式,对陌生的国度、未知的旅途心里没底,所以疯狂地寻觅“路书”。不能“免俗”,我也买了一本LP的中文版《柬埔寨》,打算作为随身必备品之一。对于有些“驴友”来说,旅途中就像有两个“老婆”——真的LP(有时也缩写为LD),作为“领导”,只负责管钱和做摄影模特,另一个就是可以不时提供旅行事务参谋的LP(有名的Lonely
Planet)。我非常羡慕这些LP作者,他们把每个地方都玩得那么透彻,把游玩和工作结合在一起,实在是太那个了!(人比人,气死人啊!)
还有一本关于柬埔寨的书,就是也很有名的,叫《五月盛放》。可是我没有买它,一者是因为贪多嚼不烂,也没有这么多的行李空间给书,二者是觉得它的书名实在莫名其妙——“五月份”怎么盛放?还是五月有什么东西盛放了?作者在那个五月盛放了?五月的柬埔寨盛放得最厉害?难道我的七月就不能盛放啦?……估计是作者卡门在柬埔寨“中毒”很深,逻辑思维混乱不清,甚至连编辑和出版社也被感染了!不过,在某种程度上,我相信去拜见吴哥窟是不需要什么“逻辑思维”的。按照“逻辑”,伟大的吴哥窟不应该被荒废、抛弃在森林中,不是吗?
踩着别人的足迹走,我并不觉得乏味。何况柬埔寨还有许多地雷呢!(开个玩笑)我可能和千万个人走的是同一条路径,但得到的感悟肯定不同。这正是我最希望得到的东西。另外——
希望最近在越南和柬埔寨爆发的登革热不要蔓延开来,让吴哥之旅泡汤。
希望雨季中的柬埔寨不要下太多的雨,打湿了吴哥的朝晖和夕阳。
希望我们去的时候,吴哥一如既往地在微笑……
前一篇:平衡——旅游之道
后一篇:中国男足,总是匍匐在别人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