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IT动机【之一】个人个性化门户

(2007-04-10 08:49:05)
标签:

互联网

个性

网络服务

用户

web2.0

技术

分类: 论互联网
张扬个性是现代人所崇尚的,相反,千篇一律则遭人厌烦。现实生活中偶尔“撞衫”都会让双方尴尬,可见,与众不同是何等地重要。
 
然而,网民甲、网民乙,不论用台式机、还是笔记本,不管身处家中用无线上网、抑或安坐网吧共享专线,用Google搜索“天目山人”,都是一样的页面、一样的结果。
 
这就有点“背时”了。难道虚拟世界里人们就能忍受千人一面的待遇?
 
也许互联网所营造的世界还处在“新石器时代”吧?能逮个兔子对付一顿午餐就很满足了,至于彰显个人风格?免谈!
 
不过,我们还是要做做梦的,尽管目前可能还是“白日梦”,但梦想是人类的特权、也是人类会进化的根本原因。live.com很不错,虽然是纸糊的飞机,好歹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圆圆“飞翔”梦了。当然,我们内心知道,离嫦娥奔月的理想还差十万八千里。
 
Web2.0怎么样?去它的中心化!——用户首次从被动的角色(留个背影的龙套之类)闪到了前台,“博”一下、“威”一把,露了露小脸。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问题仍然存在——
 
⑴ Web2.0的诸多应用,都是面向技术的。谈Web2.0,更多地是谈概念、方案、实现、模式等等。号称的用户感受度往往被放到“我做到了什么,你享受什么”的位置上——从这个意义上说,顾客是上帝吗?显然不是。或许更像“有奶喝奶、有饭吃饭”的婴儿。
 
⑵ Web2.0阵营里的一大堆东西基本上是分立的。你走你的独木桥、我走我的阳关道,并不能紧紧捏成一个拳头。自己都一盘散沙,还指望用户亲自来揉成一团?
 
我们不能忘记,支撑起整个互联网、互联网经济的不是别人,是用户(Subscribers)啊。“用户导向”不能光停留在口号上,而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来,真正为用户着想、为用户“谋福利”。
 
个人个性化门户(Private Personalized Portal,3P)是面向用户的,可以看作是一扇互联网窗户。透过窗户看风景,各家风景各不同。当一名用户要“看风景”了,他肯定想看自己最想看、最爱看的东西。喜欢看热闹的,对“清风修竹”的宁静含蓄不屑一顾;喜欢养眼的,对丑陋的垃圾堆一定感觉反胃。所以,互联网要有能力“感知”用户“此时此刻的想法”。
 
其实,掌握用户的喜怒哀乐,并非像想象中的那么难于上青天。用户属性(静态)、用户行为(动态)、用户访问(实时)、用户记录(离线),配合用户群的访问信息数据挖掘(聚合),互联网内容、功能、应用、服务就能够有效地组织起来,为用户上一桌量身定制的“小锅菜”,而不是大食堂的“大锅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