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天目杂谈 |
“恶搞”实际上就是“恶作剧”的意思,但增加了“搞笑”的味道。而既然带上一个“恶”字,那么面目狰狞是免不了的,主要目的自然是要让恶搞的对象挂不住脸、下不了台!
“恶搞”究竟是何方妖魔?我们不妨来排一排它的“族谱”:
谋杀>殴打>谩骂>诋毁>中伤>恶搞>讽刺>嘲弄>讥笑>调侃
原来如此!“恶搞”显出了原形。按此“分级规则”,恶搞在“毒性”程度上算是比较“中庸”的,所以并不见血,但还是有杀伤力,而且可能杀人于无形,技术含量颇高!在这个位置上,可以把人整得很惨,能够既不违法、又能重重地戳到人的痛处、狠狠地挠到人的痒处,叫人哭笑不得,可谓“虚拟远程君子动口不动手一针见血遍地开花之笑面虎”也!
恶搞并不是近几年才有,只是最近有点火而已,以至于有人惊呼“恶搞的春天来了”。恶搞其实是有历史渊源的。据我所知,这活通常是文人墨客干出来的。例如讽刺杂文、影射小说、政治漫画,等等。当然,用到“正”的方面,就是鞭笞丑恶、揭露黑幕,而用到“邪”的方面,那就漫无边际了。
自从有了互联网,恶搞终于有了肥沃的土壤——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让视频、图片的制作来得方便快捷,而且随便弄弄就能达到天衣无缝的奇效;网络则可以让恶搞的“成果”一夜间传遍天下。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东拼西凑、羊头狗肉……这些都是恶搞的手法。胡戈蒸出的一锅馒头香飘天下,将恶搞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是恶搞的里程表;“睥睨天下”小胖的崛起也非偶然,缘起恶搞,不过大结局却是小胖意外地出名,成了网络红人,PS高手显山露水了一把,网民们则哈哈一乐,以好莱坞式的无比和谐Happy收场,此事件或许可以称为恶搞的“最高境界”!
关于恶搞,我们不得不承认,老外更“先进”些。动不动拿总统、副总统开涮,那是家常便饭。似乎也没人跟谁计较。中国人传统上显得保守些、呆板些,对恶搞的接受能力尚在启蒙阶段——被恶搞的人、看恶搞的人,一下子都有点接受不了。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对恶搞的承受力还有待逐步提高。
有人信口雌黄什么“恶搞的底线”,那是不了解恶搞的“主营业务”和“核心价值”之故。要知道,恶搞就是恶搞,并无什么标准或底线。倘若要讲正统、要谈论价值观,那就像天目山人一样写写博客算了。因此,恶搞本质上是不计后果的。如果谁无法对后果负责,那就趁早偃旗息鼓,别去趟恶搞的浑水了。
前一篇:看火箭赢球,为姚明“边缘化”担忧
后一篇:咖啡香自苦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