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运动员,不必和人比“文化”

(2006-11-06 09:30:53)
分类: 体育漫谈
我们的运动员,到底“有文化”还是“没文化”?这个“伪问题”出自于某大嘴“批评”某些运动员“文化水平低下”,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名人和非名人、运动员和非运动员纷纷加入战团,好一阵口水仗!
 
“正方”——观点是“运动员是有文化的”——开始质疑“批评者”的批评资格,或挖掘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或反诘“说别人没文化的人自己就是没文化”,或例举哪些运动员是多么地有文化……
 
“反方”——观点是“运动员没文化”,或轻微一点,“部分运动员没文化”,或“客观”一点,“运动员普遍文化水平不够高”——则忙着搜集“没文化”的八卦证据。
 
我想问的是:我们需要“最有文化”的运动员吗?
 
相似的还有:跑得最快的乐队指挥、数学最好的演员、京剧唱得最好的棋手、菜烧得最好的医生、枪打得最准的摄影师、腰最软的士兵……不客气地说,他们基本上是所在领域的失败者。
 
但我绝不因此认为运动员就不需要有文化。现代运动本来就是一种全面的对抗。如果没有科学的训练、统筹的规划,就不可能出成绩;如果运动员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能充分理解教练的部署、不会采集信息了解对手的特点,就很难取胜。奥林匹克是力量与智慧的较量。那么,除非是碌碌无为的运动员,能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绝大部分是集肌肉与聪慧于一身的人!比如冠军刘翔的自信与朝气、高人姚明的幽默和风趣。
 
很显然,有人偷换了“文化”的概念,或者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不会做高等数学就是没文化?没有大学文凭就是没文化?英文不流利就是没文化?还是不会写博客就是没文化?:)
 
不要被“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市侩语言所误导。这纯粹是一句骂人的话,不是什么客观规律!运动员要展示的永远是运动技巧、外加精神风貌,不是语法或概率论。
 
当然,这不是说运动员就不要学文化。恰恰相反,有目的地学习是“训练”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为了能够在退役后有一技之长、继续发光发热,能同时拼搏到一张文凭自然是件好事,但前提是主次要分清、轻重要摆正。
 
多嘴的人们,请闭嘴吧!运动员有没有文化、需不需要文化,不是用来争论的。有这点闲工夫、有这份精神头,还是实实在在买张票,到运动场去给运动员呐喊加油鼓劲去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