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天目杂谈 |
七十年前的今天,鲁迅先生仙逝。1936年,好早,电脑还没有出世呢,更别说互联网了!所以,套用时髦的话说,伟大的鲁迅先生与我们几乎离不开的互联网间有巨大的“数字鸿沟”。如今,隔了这条大沟再来看先生,我还是觉得他高大伟岸、光彩照人,如果让他登上舞台、打上聚光灯,我想我一定会成为铁杆“鲁粉”的!
只不过我所读过的先生的文章实在有限得很,也就是中小学课本上的那几篇。而且,后来学了理工,与鲁迅先生的先医学后文学完全是不同“领域”。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去解读、崇拜先生。也许还可以来点“无厘头”猜想:倘若把这七十年的时空“折叠”过去,把先生的秃笔换成键盘,那么,老人家会上网开博吗?
我想可能会的。鲁迅先生骨头很硬,崇尚自由写作,不做圈养奴性文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有情感就尽情抒发、有火气就猛烈喷射,这与互联网精神暗合、与博客日志神似。
我想应该会的。先生笔锋犀利,上下五千年,那些龌龊角落一律逃不过先生法眼。博客文章不也以针砭时弊为己任?虽然文章做得没有先生大,却也经常能看到闪光的见血针尖。如果发现徒子徒孙们在博客上如此闹腾,先生一定会技痒,发几篇“首页文章”的。
我想多半会的。先生是语言大师,高举白话文大旗,彷徨着、呐喊着。如今的互联网上,已然是白话、黑话满天飞,语言被玩弄得团团乱转。我想只会有两种可能:先生发现新新人类的网络用语很好玩,是对白话文的继承与发展,也加入进来尽情发挥;或者先生发现这些疯话糟蹋了语言的纯洁性,于是发几篇文章来示范一下“话应该这么说”。所以,不管怎样,先生都会大驾光临博客。
因此,我想肯定会的。博客是个思想发布和交流的大舞台,比报刊书籍要快得多、流传广得多,如此阵地先生怎会忽略、怎会放弃?只是如果先生大作一发,吾等还是赶快闭嘴为妙,顶多抢抢沙发、写个顶字算了。
剩下的问题仅仅是:鲁迅先生会用什么博客名字?鲁迅博客?还是树人博客?即使先生可能会推说自己年纪大了,看不清屏幕上的字,可是不用我们操心——新浪连不懂中文的老外都能忽悠到博客上来,铁嘴慈心的鲁迅先生必定也能请得动的!
前一篇:别掉进自己挖的求职陷阱
后一篇:博客实名制?我来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