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G靠“假唱”存活未免太惨

(2006-08-14 17:10:09)
分类: 论互联网
对于我的《3G是人类隐私的终结者》一文,有读者评论:可以用“虚拟画面”来“假唱”,隐蔽真实场景啊!——首先感谢这位朋友的点评。虽然观点不敢苟同,但深受启发,值得就此专门探讨一下。
 
我们知道,IP电话系统中有“白噪声”技术。发送方为了音源采样的纯净、减少数据量,尽可能地抑制噪声,而在接收方,为了避免语音回放时显得空洞、刺耳、不自然,可以采用添加白噪声方式,人为地产生微量的“背景杂音”,改善听觉效果。这不是“假冒”,而是技术的人性化应用。
 
还有一种另类的“背景声”技术,就是完全以造假为目的了。由手机或运营商提供的特殊“增值服务”,在用户通话时,根据用户的“个性需要”,自动添加“场景声”,例如:火车和汽笛(表示该用户在火车站附近)、汽车和人声(表示在马路边)等,用来蒙骗对方。
 
类似的多媒体“特技”屡见不鲜:电影特效、后期配音、旅游景点背景叠加照片、廉价的“艺术”婚纱照等,或多或少都玩弄了“障眼法”、“障耳法”。
 
那么3G也要这么玩才行吗?用所谓的“虚拟画面”、“预设场景”,我以为,技术上当然没有任何问题,实际上却大大地行不通!理由是:
  1. 这样做更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
  2. 是否还需要“对口形”?呵呵。
  3. 是否能找得到和谎言“匹配”的场景?
  4. 电话多的人恐怕需要超级大一个“谎言库”。
  5. 自己要记得同一个谎不能对同一个人撒两遍!
  6. 在某种程度上,这样做更不自然、更不礼貌。
  7. 你的反应是否够快?应变能力是否超强?
  8. 要(打)接一个电话,操作会难以想象地复杂……
如果一项技术让人用得如此“心惊胆战”,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