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孩提时代 |
我小时候……
麻雀应当是看到最多的鸟了。据说麻雀后来变成了益鸟,可是那时候我们一直当它是害鸟的,因为它们偷稻米偷豆子吃,一群群的,稻草人都吓唬不了它们,人一靠近就呼啦一下飞走,人一走就马上回来继续偷吃,把人气个半死,却一点也没辙啊!它不是害鸟还有哪只鸟是害鸟?
于是小孩子就有了主意,玩捉麻雀的游戏。人虽然很强大,可惜老天忘了给人安排一对翅膀,所以无论如何是撵不过麻雀的。可是人聪敏啊,所以就下套!
找一块麻雀经常出没之地,弄一个大大的细蔑箩,就是大人用来晒干菜、晒腌萝卜的那种器物(现在很难找到了),倒扣在地上,并用一根三寸长的棒棒把箩筐一侧支起来,棒上系一根长长的绳子,延伸到自己隐蔽的地方。最后就在箩筐下洒上一些麻雀爱吃的谷物,深处集中些,再延续一点到外面,以便麻雀容易在空中发现,并步步深入。好了,一切就绪,只欠麻雀大驾光临。
麻雀很机灵,往往不容易上钩,所以足够的耐心是必要的。在等待麻雀就范的时间里,脑子里可以想着妈妈烹制的红烧麻雀的美味,就不那么难熬了。现在的孩子吃肉已经不稀奇,可以换变形金刚之类的东西来想想。不过不要想得太入神、太陶醉,以至于没看到麻雀已经在吃诱饵了!否则不是赔了老本?
一旦麻雀上钩,也不要着急,性急吃不了热豆腐的。尤其是麻雀刚进入陷阱,它十分的警觉,一有风吹草动马上溜之大吉,你能得到的就是一场空欢喜。这时必须凝神静气,悄悄收紧绳索,注意观察麻雀的一举一动,等它进入箩筐深处并埋头吃那些“最后的晚餐”时,果断一拉!随着扑索索一阵躁动,麻雀就范了。
不要以为这就成功了,且慢,要知道,煮熟的鸭子也会飞走的,更何况笼里的麻雀!最后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把箩筐掀起一条缝,越低越好,高了十有八九会“放鸟归天”,那时候跺脚挥拳都没用,只能望鸟兴叹,自个儿后悔去吧!而且我发现,上过一次当的麻雀已经学乖了,不太会再上第二次当,这是我这一步操作不慎几次放走几乎已经到手的美餐后得出的结论。教训是惨痛的。
麻雀肉不多,还不够塞牙缝的,用这种方法抓来的每次也不过三两只,但其美味和芳香却长留吾齿间。
〔完 of 老游戏系列〕
前一篇:[柒]竹管炮
后一篇:吃“农家菜”品尝到的六种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