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孩提时代 |
我小时候……
陀螺应该是个很古老的玩具,我们的老祖宗们小时候就玩这个了。模模糊糊地记得典故中陀螺是个坑害忠良的奸臣,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又迫于淫威无法口诛笔伐,就很聪敏地把他化身为陀螺,然后用鞭子来抽打它,是以解恨之法也!这让人联想到另一样东西——油条。在南宋都城杭州一带,油条俗称“油炸桧”,“桧”即指害死抗倭英雄岳飞的秦桧,油条相互扭曲的两条指代秦桧夫妇,把一对坏透了的狗男女放进油锅煎炸,同样解气!
陀螺制作还算简单,取一段圆木,一端削成圆锥形,顶尖部位最好镶嵌一粒铁珠,抗磨并减小摩擦力。四周可刻上条纹,既美观,又有利于启动时缠绕绳子。面上可涂上五彩颜色,通常涂成同心圆,旋转起来煞是好看!为了保持陀螺的稳定性,不能做得太高,重心尽量低、要保证在中轴线上,而且应该用比较“重”的木头,否则不利于对抗。其次再用细木棒和绳子制一根鞭子,绳子不能太细、太轻,造成抽打无力,也不要太粗、太硬,会把陀螺抽到西伯利亚去的。
抽陀螺有一定技巧,步骤上分两个阶段:第一是“发动”,第二是抽打。用绳子在陀螺上顺时针绕紧,一手持陀螺,一手持木棒,然后木棒往横向一拉,用绳子的摩擦力带动陀螺开始转动。场地应该选水泥地或大理石地面较好,木头地板容易划伤,泥地不平且太软。启动后就是抽打了。抽打的位置是陀螺与地面垂直的侧面部位,轻重要适当,需要自己体会。抽得偏了容易把陀螺带死,抽得太重陀螺就飞出去老远。应该让每一鞭的能量都转化为旋转的力道,陀螺转得越快,当然就越稳,听说过用于航海航空指南的“陀螺仪”吗?就是这个道理啊。
一个人抽着玩过不了多久就会没劲的,两人对打才有趣味。两个人抽打并驱赶着自己的陀螺跟对方碰撞,争取把对方撞翻、撞飞、撞死。这个时候,比较大、比较重、比较稳的陀螺就有优势了,它将会是常胜将军!
因为陀螺需要不断抽打,不抽就不动,所以如果孩子“不自觉”或“不乖”,就会被恨铁不成钢的父母痛斥为“陀螺”,孩子这时候就知道要低调点了,否则屁股就可能会开花。
前一篇:让人会心一笑的MBA“案例教学”
后一篇:[柒]竹管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