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天目杂谈 |
语言文字确实是很奇妙的,明明是“喜新厌旧”,却被涂上厚厚一层粉底和胭脂,呵呵,就成了“审美疲劳”。
人长了一颗聪明的脑袋,就有了“审美”这样一档子多余的事情。猴子就不审美,漂亮的桃子和难看的桃子都只不过是果腹的食物。当一对恋人陶醉于夕阳的余辉中时,猴子一定在背后打着呵欠嘲笑他们,是不是桃子吃多了撑着了?
但是问题在于,落日看多了人就会“疲劳”(实质上是厌倦),下一次对落日就不感兴趣或熟视无睹了,而要盘算着什么时候起个大早看看太阳从地平线一跃而起的壮观场面。再下一次太阳已经没什么看点了,依次可能轮到月亮、星星、萤火虫……
美丽的东西其实仍然美丽,只要人类存在下去,就有人“前赴后继”地去欣赏日落日出,不同的是眼光、情绪、猎奇的心态。时髦的衣服是短暂的美丽,过了这个季节就不再时尚,只能归隐积灰;耀眼的明星是短暂的荣耀,一旦韶华逝去、人老珠黄,过气偶像就成了“呕吐的对象”。或许这些以流行为己任的美丽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注定了消亡的命运,本来就是走马灯让人换着看的。古典艺术似乎比较永恒一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现在当宝贝供起来的艺术品是千百年来去芜取精、大浪淘沙保留下来的,是大师的杰作,所以不能证明古代艺术胜过现代艺术。我们能确定的只是,用心血铸就、用情感酿成的作品才能流传千古、代代相传,才能不容易让人们疲劳。
今天,你审美疲劳了吗?不能全怪美的东西,恐怕主要还在于欣赏美的眼睛。如果只是走马观花,那么眼花缭乱之后大约剩不下什么;如果真的感受到了心灵的撞击,那就会深深印在灵魂里。不用为了欣赏美而去欣赏美,更不要附庸风雅。硬着头皮去美术馆,除了花花绿绿的颜色把自己弄糊涂外,余下的不外乎就是腰酸背疼了;凑热闹去音乐厅,小心啊,壮美的交响乐有时候也会把人催眠的。
生活多姿多彩,美是无处不在的。实在没有必要一定要去欣赏别人“指定”的美。散发着阳光的味道的干净衣服是赏心的,字迹整齐的作业本是悦目的,精心烹制的美食加美器是诱人的,微风轻轻扬起窗帘是温馨的。这些美普通得“摆不上台面”,但不会让人疲劳,而是让人在美好的生活中陶醉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