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论互联网 |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服务确实是越来越发达了,政府、运营商、公用事业单位、银行等纷纷提供在线服务项目,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重要性被提到空前的高度。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理应享受这些服务的用户究竟获得了什么?是方便,还是麻烦?
答案似乎很“显然”,既然提供这些服务,当然就是为了方便用户的。且慢,先搞清楚说这句话的是谁?——是服务提供者,不是用户。服务者说:我已经提供服务了,服务已经“升级”了,我做得已经够多够好了;而站在用户的角度看……先看看下表吧。
用户使用的服务 要网上查询 要网上付费 访问周期 开通方式
------------------------------------------------------------
政府公开信息 上政府门户网站或 -- 按需 毋须开通
(政策、通告等) 各区县、委办局网站
养老金 劳动局网站 不提供 每月 每次认证
住房公积金 公积金管理中心网站 不提供 每月 每次认证
医疗保险金 医保局网站 不提供 每月 每次认证
个人所得税 财税局网站 不提供 每月 每次认证
自来水费 本区域自来水公司 专门网站 每月/双月 每次认证
电费 本区域电力公司 专门网站 每月 每次认证
燃气费 本区域燃气公司 专门网站 每月/双月 每次认证
固定电话费 电信运营商 充值卡等 每月 每次认证
手机话费 移动电话运营商 充值卡等 每月 每次认证
银行对帐单 各家银行网站 -- 每月 网点开通
银行卡转账 银联等网站 -- 按需 网点开通
一卡通 一卡通网站 不提供 按需 每次认证
学校/教育信息 学校/教委网站 -- 按需 毋须开通
乖乖隆地冬,这个表已经够长了吧,而且还可以再长下去。如果你持有多张银行卡、有多部不同运营商的手机、有多套位于不同区域的房产,那么还要辛苦N倍。
用户当然可以把这些网址都保存在收藏夹里,但是——
- 各项服务的内容更新时间(比如出帐周期)是不同的,很难一次性搞定。
- 认证方式不同,每次要输入一大堆内容,通常是一长串的数字和字母,晕。
- 要为每项服务设置密码,为保证安全性,最好密码各不相同,记得住吗?
- 许多网站需要下载安全插件,没用一定应用能力是有相当困难的。
- 有些网站自身服务能力(带宽)有限,想打开还不一定能成功。
- 谁每个月都有这么大块的时间来处理这些“个人事务”?
说实话,在用户看来,这些服务偶尔用用、尝尝鲜还未尝不可,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则不太可能。那么,这些所谓的服务不是就变成高科技的摆设了?承认现实也好,拭目以待也罢,看来互联网要做到“平易近人”还有待时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