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参加家长会后有感而发(我博客里第一篇孩子爸爸的文章)
——给全体201班同学的家长和老师的一封信
各位老师和家长,大家好!
昨天晚上在她妈妈的强迫下有幸参加了210一班的家长会,听过老师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介绍和最近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感触别深。有些对孩子教育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能够对你的孩子教育能有所启发。
一、正确认识竞选班干部
前日听女儿说要重新竞选班干部,我想启发一下她做好班干部的管理方法就问女儿:“你觉得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班长?”
不想,女儿却反驳道:“你说怎样才能做好一个人?”我一时语塞,无言以对。我觉得这话不对,就接着问“你有为什么这么说?”她说:“我们班的同学有的为了当班长,家长去给小朋友送好吃的东西,到老师那里说好话”。这话是真是假不说,童言无忌。但从家长会上老师的讲话也证实了我们大多数家长对待竞选班干部的态度(许多孩子的发言稿是家长写的,且用电脑打出来)。但这件事情却给我感触很大。如果我们做家长的在对待学生竞选班长的事情上都不能走出认识的误区,还报以功利主义的态度去引导孩子的话,我们真是要好好反思一下。长久下去,我们还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心态良好、积极上进、有正确是非观的孩子吗?如果通过非独立、不公正的方式孩子当上了班长,势必在孩子幼小的心里留下投机专营、占别人便宜的阴影。走向社会很可能会误入歧途。所以我一再要求孩子不要在意选票的多少,更不能拉票了。
二、正确对待考试成绩
昨天的家长会上从老师的谈话和家长的表情上看过分注重考试成绩。尽管女儿几次考试均在10次考试9次95分以上,但是我还是开心不起来。因为我感觉她好像太在意考试分数。素质化教育在我们周围已经提了好多年,但是看看我们周围还是被应试教育的气氛笼罩着,这不能不说是对孩子身心健康的摧残和国民素质教育的讽刺。
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具哈福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在走向社会后有成绩的学生在读书是往往排名在班级里的7到15名之间。而考试总是在前三名的往往在社会上不大有成就。所以我一再对女儿说考试不要太在意分数,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感受学习的乐趣。我考试就考过好多次0分。
三、给孩子个性化教育
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很多家长要求孩子这不能做那不能干,有时孩子违背自己的意愿甚至拳脚相加。学校在教育孩子时也缺少对孩子有针对性地个性分析。我想不要设定太多的规矩和框框,要发挥孩子的天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思维,太多的纪律反而抹杀了他们的智力发展。自古以来,一些伟人在读书时就表现出不拘条框约束、思想活跃、自由奔放的个性。所以我一直鼓励我的女儿做任何事情都要勇于尝试,我也多次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诲她。
另外,我想过多表扬成绩好的孩子,对成绩好和成绩一般的孩子都是一种伤害。成绩好的在表扬声中长大,将来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就较差;成绩一般的孩子往往被人忽略了闪光的一面,失去了信心和斗志。建议老师不要给我女儿太多的表扬,表扬和批评要结合教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