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isman(1977,1980)吸取了由Schneider
&
Shiffrin提出的自动加工和控制性加工的思想,特别是吸取了Neisser所提出的前注意加工和集中注意加工的思想,尤其是注意在数据驱动(从下而上)和概念驱动(从上而下)的共同作用下引导知觉以及平行加工和系列加工的思想,力图将注意与知觉的内部过程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据此,她提出了特征整合论(feature
integration theory).
特征整合论将客体知觉过程分为早期的前注意阶段和特征整合阶段.
1.知觉在前注意阶段对特征进行自动的平行加工,无需注意.
2.而在特征整合阶段,通过集中注意,把诸特征整合为客体.其加工方式是系列的.
亦即,对特征和对客体的加工是在知觉过程的不同阶段实现的.她将特征看作是某个维度的一个特定值,而客体则是这些特征的组合.(例如,颜色,形状是维度,红色,三角形是特征,而红三角形则是红色和三角形这两个特征组合而成的客体.)
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Treisman设计了非对称性搜索的实验方法.
Treisman还在实验中发现,在不注意条件下,会导致特征的错觉性结合.由于错觉性结合的前提是觉察特征,因此,在前注意加工阶段可对单个特征进行独立编码,特征此时处于自由漂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