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故乡怀旧情感 |
下雪天上学是件苦差事。家乡经济落后,虽说到处刷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标语,但学校还是四壁透着缝。冷冽的寒风从四周灌进来,嘴里呼出的热气马上凝成冰冷的水珠,脚和手都冻得麻木了,就一个劲地搓着、跺着。有的学生从家里抱个火炉,一边听课一边暖手脚,但火炉里的炭火常常挡不住冷风,熄灭了。于是不时咕嘟着小嘴吹着火,吹得灰烬满屋飞扬,课堂秩序于是大乱。老师只好将所有的火炉都集中放到教室后面,下了课才允许烤火。记得那时候老师最爱说的话是“小孩屁股三把火”、“想想无数革命前辈受的苦”。那时节,一帮闲汉常喜欢逗我们这些学生:一家人在家烤火,怎么让你一个人读书受罪呀?这也常成为一些因怕冷而逃学的学生的借口。而父辈则常告诫我们:吃不了大苦,难成大器。在故乡冬天的风雪中,我从童年一步步走进少年、青年。
大学毕业后,我在故乡的一所乡镇中学教书,十来年后考上研究生来到南方,又有十年了没有回去感受过故乡的冬天。但我知道,故乡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教室也不再是不设防的“风漏子“,孩子们再不用在寒风中一边听课一边呵着冻得通红的小手了。
在这弥漫着诱惑和冲动的省城,冬天了无新意。终年见不到一片雪花,换了新叶的果树在悻悻红日中无精打采地耷拉着,了无生趣。寒流袭来,那刺骨的冷风由于近海湿度大,竟然比故乡的寒风更加冷冽。匆匆走在路上,一种茫然、孤独的感觉袭上心头。
我喜欢故乡的冬天,虽然寒冷,但她不加粉饰,将所有内涵尽情展现在人们面前。那种寒冷是惬意的,开朗的,率直的。故乡冬天的雪花是纯洁无瑕的心灵映照,故乡的冬天晶莹剔透、了无城府。在故乡,寒冷过后就是暖暖春光,在和煦的春风中,所有冬的阴郁都随残雪一起消融,而冬的开朗率直却长留在人们心中,成为善良乡人的一种美德。
站在这乍暖乍寒的榕城,一种落寞的感觉袭上心头。远天,一行南迁的侯鸟艰辛地飞翔、嘶叫着,进行着周而复始的跋涉。
冥冥中,我听见天际回音:冬天来了,回家吧,那里有一个真实的、属于你自己的冬天。
前一篇:健身
后一篇:新年快乐---中国鼠年第一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