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饭后我又象往常一样,打开电视等着看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2006年颁奖典礼》。这是我每年都十分关注的一件大事,因为从感动中国的评选中,我们可以感知国人的道德水平,可以看出到底是什么东西感动十三亿中国人。
获得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荣誉的是:独臂英雄丁晓兵,蓝领专家孔祥瑞,排爆专家王百姓,气象学家叶笃正,好军医华益慰,著名学者季羡林,爱心大姐林秀贞,阳光少年黄舸,青岛爱心群体微尘,慈善家霍英东。此外,《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还向曾经改变中国历史的英雄群体——中国工农红军表达了特别致敬。
不知道是我越来越麻木,还是“感动中国”出了什么问题,我对这里的大多数人物无动于衷。他们似乎可以被叫做中华精英,感动中国不需要这些人,我们需要的是像白芳礼、张仁杰这样能让我们心灵为之一颤、泪流满面的普通人。我想今年感动中国之所以没有完全选出感动中国的人,与推选机制有很大的关系。今年的推选委员会由于丹、阎肃、王晓晖、张瑞敏、易中天、杜玉波等43名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以及知名人士组成。这些人有代表性吗,他们能代表13亿中国人吗?于丹、易中天这类媒体红人能成为委员完全是cctv为了吸引眼球的做法,2005年以前谁知道他们是谁。象于丹力荐的霍老先生,易中天力挺的阳光少年黄舸,对国人的感动程度与今年落选的白芳礼、张仁杰相比,那差距还真是不小。
看完颁奖典礼,我私下认为今年能称得上感动中国的人只有两个,那就是30年来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的林秀贞、青岛的“微尘”。其他的只能说是让我们尊敬和敬仰,而不是感动。我认为感动中国,凭的是道德的力量,有引人向善的作用,是我们社会中良心的标志。感动中国,与他的知识、地位,为国家为社会做的贡献不应该成正比,更不能以此为标准,否则选出来的要么是劳模,要么是科学家、成功的商人和政治家,而不是让国人感动得泪眼涟涟的普通人,象你,象我,象他。
感动中国,我们应该明白,感动中国的是什么,你又是凭什么感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