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为了写一篇文章,去了省图.在查阅资料的时候,无意中看到已经变黄的复印的北京大学历年的考试卷.出于好奇,我抽出来看了看,特别关注解放前的入学考试试题.使我难以置信的是,解放前北大(有时是与清华联合招生)的语文试卷仅有一张纸,这哪象堂堂国立北京大学的国文试卷?认真地看看了,才知确实如此.现将历年的试卷照录于此,不更一字,以示真实.
民国二十一年国立北京大学入学考试国文试卷(文法学院用)
一
把这首诗译成散文白话(自加新式标点符号).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二 下列各书是谁作的或编的?
<<文史通义>> <<后汉书>>
<<论衡>> <<说文解字>>
<<日知录>>
<<说苑>>
<<红楼梦>
<<方言>>
<<文选>>
<<三国志>>
三
什么是"四书五经"?什么叫"四部"?什么是"三通"?"唐宋八大家"是谁?
四
试举五部秦以前的书.
五 作文题(选做一题)
1
艺术与人生
2 科学与人生
民国二十五年国立北京大学入学考试国文试卷
作文
1
叙述你平日作文所感到的困难,并推寻其困难的由来.
2
你从读书以来,对于学问的兴趣经过几次转变?试说明其经过及原因.
注意:两题选作一题;作白话文,不限字数;自己分段,每段第一行低两格写;自己添加标点符号.
民国十一年国立北京大学入学考试国文试卷
一
作文(文言语体不拘,但须分段,并加标点)
题目:学校与社会
二
解释下列成语的意义:
指日可待
变本加厉
隔岸观火 息息相关
读着这些简单的试题,我感觉是那么地不可思议.到底是现在的高考语文试卷能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还是六七十年前的试卷更能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究竟哪一种更接近于中国语文的本质,更有利于中国的学生学好自己的母语?
我不知道教育部的国家考试中心语文考试命题专家们看了这些试卷会作何感想.但是我想,如果我们的语文考试如果这样,绝对不要学生花费时间去进行大量的专门的应试训练,而是全凭平时的基本功;我们的学生不会高中毕业了连四大古典名著都没读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