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陶宝成长记录性之初启蒙育儿 |
分类: 光阴的故事 |
小时,我生活的村子四周都是大沟,我常喜欢在沟里玩或沟边走。一来在沟里总能发现好多好玩的东东,二来总盼着捡个弟弟或妹妹回家。因为那时的我深信不疑自己是爸妈从沟里捡回家的。带着这种想法我生活了好多年,直到慢慢长大。那个年代的孩子关于从哪来的这类问题得到的答复几乎是大同小异的,不是从地里刨地刨出来的,就是在半路上捡的等,从父母那得到正确的答案的少之甚少。
做了妈妈后,开始想象如果某一天儿子问我这个问题,我一定先学长辈那般给他个答案逗逗他,然后再给他讲小蝌蚪的故事,告诉他他是我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宝贝。可是等到快四岁时儿子也没问我这个问题,反倒有一天,我这当妈的沉不住气了:“儿子,你知道你是从哪来的吗?”儿子不加思索:“从你肚子里来的呗!”郁闷,蓄谋好几年的计划未等实施就告吹。
咱楚楚是谁,说啥也不能让这计划夭折,且逗一逗这小子看他啥反应:“你才不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你是有天妈妈经过垃圾箱,听到你在垃圾箱旁哇哇哭,一看哭的怪可怜的,就把你捡回来给我当个儿子吧。别说,这捡回来的儿子还挺不错的。”闻听此言,儿子恼了,扯着高八度的嗓音大喊:“妈妈骗人,我才不是垃圾箱捡回来的,我是从你肚子里出来的,你肚子那还有个疤呢。”边说边为了证明他说的是正确的掀起我的衣服寻找肚皮上的证据。得,铁的事实摆在面前,俺投降还不成。
写到此处,不由想起这样一幅画面,儿子一脸经典的坏笑,嘴里轻念着这样一句话:“不要问我从哪里来,肚肚上的刀疤证明了我的存在。”
真不可把现在的孩子与我那年幼时的思想进行比较,没有可比性了。现在的孩子接收新生事物的渠道太多太多,保不准哪天冒出个新名词把你吓一跳。当然,孩子总归是孩子,性启蒙方面的教育还是必须的。想起陶去年曾问我的问题:为啥幼儿园里的女孩小便完要用手纸擦PP,而男孩就不用呢?(这问题没等我回答人家就自问自答了:男孩有小鸡鸡,女孩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