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之辛宪英(外一首)

标签:
辛宪英见识文学原创情感 |
分类: 人间花事 |
【蝶恋花】人间花事百首系列
辛宪英是个有见识的女人,在魏晋交接,山雨欲来的复杂形势下,她用自己那穿透现象直达本质的慧眼,扶持引领父亲、兄弟和儿子,远离祸难,得以全身。千载之下,一人而已。
是真名士自风流,辛宪英也许可以说是魏晋时期首开风气的第一代女名士吧,那种极尽婉约又明确无误的表达方式,是智慧和教养的完美结合。
想起“头发长见识短”这句话,在社会上,不仅被男士广泛接受,连女人自己似乎也并不反感。怎么说呢?如果你面对一位男士,说他没有见识,他会十分悲愤,但是女人对自己的没有见识,却常常持理所当然的“宽容”态度。
所以,现今职场上,放眼望去,摆得平站得稳的,还是男士居多啊。
要说辛宪英,生在那个年代,她其实也没有什么参与政治角逐的机会,就一家庭妇女,有没有见识,影响充其量也就波及到父亲、兄弟、丈夫、儿子等有限的几个人,于社会于别人,关系不大。
可现今不一样了,女人普遍走出家门,有的在社会上还承担一定的责任,见识的问题,就没那么简单了。
想起在国际电视总公司认识的一位姐姐,她管理着一个很大的部门,还是历届影视展的主办人,作风干练,办事稳重,人却非常的温和谦逊,认识她的男士们说,她没有一般女人的毛病。
这个评价真是意味深长啊。和她在一起,总有如沐春风的感受。
不久前,与朋友一起参加一个影展,现在想来还颇多感慨啊。
影展本身也没什么可看,大家便三个一群五个一堆的围着说话。
有一个女人,看上去年纪也不小了,你没法不注意到她。
朋友和我说话,她就站在我和朋友中间,不管我怎么调整位置,就是看不到说话的朋友的脸。
她不断地穿梭于各人堆之间,尽可能地挡在两个说话的人之间。
她不断地跟人抱怨发表演讲的人说的太长。
演讲者终于下来了,下一个被邀请的,正是这个女人,她操起麦克,兴致勃发。
朋友告诉我,这个女人是某某电视台专门负责购买电视剧的。
我的脑中迅速闪过一系列这个电视台的相关信息,不禁哑然失笑。
在圈子里,如果有哪部电视剧只卖出了一份,有八九成都是这个电视台买去了。好多烂剧,都是这个台独家播映的。人们戏称他们是收废品的呵呵……
想长见识是不容易,可我们既然不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得尽量让自己长点见识,多些教养,于人于己并无坏处。
什么内容都有婉约和直抒胸臆两种表达方式,要说豪放是精气神的充分展现,那么婉约就是智慧与涵养的完美融合,其实与内容本身也没什么关系。
据说,新中国成立后给军人授衔的时候,有些老将不满意,毛曾经不失幽默地说过: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授衔时。
细品下来,比之直抒胸臆的恶骂,毛的这句话表达了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
曹丕的不能久长,一句半句很难说清,辛宪英用一组电影镜头似的三段论,简单明了直达本质:太子应该是这样的,曹丕是那样的,所以魏难长久。这不是辛宪英对曹丕的私人看法,而是用一个普遍的标准衡量曹丕得出的结论。
婉约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更广博更深刻的内容,表达更为透彻的见识感受,不是小家碧玉的搔首弄姿,更不是欲推还就的忸怩作态。把婉约词片面地等同于“女人味”,真是对婉约的莫大讽刺。
透过现象,准确地把握本质,再深入浅出地意向化地表现出来,或许就是婉约的极致了。有时,婉约比之直接,更有渗透力和穿透力。
常常听到诗友好评一首诗,把它说成大有古风,前些时候,还有个诗友,称自己是不擅长写身边现实题材的那种人。
我不知道是不是还真有一种只擅长写别的事,而不擅长写身边事的诗存在。
写诗有会写和不会写之分,不会写身边的事,可能有两个原因,一种是对现实的身边的事情缺乏洞察力和判断力,这是个见识长短的问题,还不算写不出来。
还有一种是写诗还停留在模仿古人的程度上,没有自己独立创作的能力,面对前人没写过的题材,感觉无从下手。
现在我们用空调扇风,用湿巾擦脸,可是古人诗词用“团扇”“香帕”遣发闺怨愁怀,不止道具不同,连“愁”的内容和实质都大不一样了,要想写出现实的愁怀,还真是需要点见识、学养,尤其是独立精神啊。
013之辛宪英
晓月西来东逝水。
深院听风,风在箫声里。
雨散天光云又起,谁升谁落谁知味?
乱绪千条同此理。
怕见人心,却见人心累。
浪洗平沙多少计,清玄一品真名士。
(外一首)步韵和月下求师者
【七绝】春朝放吟
桥头小伫问春心,昨夜谁家舞伴琴。
不见窗前明月冷,惟听流水奏清吟。
谢老友云中居士留玉
不见窗前明月照,惟听知己抚琴音。
【蝶恋花◆辛宪英】
于野于朝于市井。
关义关情关节秉。
谢老友阳关红柳
清浊同行,波荡残阳里。
淹没英雄夸恣意,唯君能解盛衰味。
过客几多知此理!
浪逐声名,反被声名累。
今古豪强空块垒,何如三国一佳丽。
谢老友烛焰留玉
众里英雄,荣辱浮尘里。
驿外烽烟惊梦起,月下谁解其中味?
撩乱弦丝重又理,
冰雪心心,每作苍茫累。
谁假珠玑成大计,深闺轻却林间士。
谢老友黄石留玉
和梦也无声人间花事百首系列之013辛宪英
滚滚长江东逝水。
淘尽英雄,巾帼须眉里。
明察秋毫闺院起,吾家吾国吾知味。
乱绪千条凭智理。
智在心头,不觉人心累。
一筘一丝都是计,能梳善理真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