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婚姻情感娱乐 |
本文作者 | 晚睡
01
曾经红遍全网的《爸爸去哪儿3》改名为《一起出发吧》在优酷网低调播出,嘉宾有陈小春、杨烁、包贝尔、耿乐、何猷君等。
节目组事先没做太多宣传,本来没什么流量,没想到杨烁却凭借一己之力将节目炒上热搜,个人也凭借超强实力荣膺综艺史上最令人窒息的爹。
他都干了些啥呢?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第一、不懂得表扬和鼓励儿子。
旅行一开始就是坐飞机,其他父亲都耐心地陪伴着孩子聊天、讲解行程、安抚孩子情绪,只有杨烁画风不同,开始英文教学课程,指着飞机上的指示英文问儿子杨雨辰应该怎么念。
7岁的孩子能把Turbulent这个单词(恶劣多变的)读出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又不是常用词,他却没有任何赞赏的态度,只是带着怀疑的态度,很不屑的反问什么“什么?”
然后又长篇大论地教育儿子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你学习英语,不代表说你以后一定要说它,但是你一定要知道别人在说什么,懂吗?”
杨雨辰的英文水平其实很好,背诵古诗的能力也令人惊叹。“你很厉害知道吗”,夸奖他的,是陈小春,别人的爸爸。
他自己的爸爸面对这样优秀的儿子,还是没有一句鼓励和表扬。
第二、经常对儿子进行冷嘲热讽。
在选择房间时,别的爸爸会让孩子选,杨烁却想让儿子迁就他,不想选儿子提出的幸运数字5。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杨烁的烦人之处在于同意了选5号,却又心有不甘。
杨雨辰并不知道5号房路途最远、海拔最高,要走很长的一段路,杨烁可不管这个,对儿子开启了冷嘲热讽模式,“太棒了,这个是不是我要选的,是我要选的吗,你要选5号,棒棒的……”
路上遇到大树拦路,他说,“5不是你的幸运数字吗?太棒了,迈过去。”
讽刺够了,他还问儿子,“下次你选几号?”
儿子一脸愁容,“1号。”
他一撇嘴,翻着眼睛,嘲笑地说,“下次一号在最远。”
在他的冷嘲热讽下,杨雨辰已经开始怀疑人生,觉得自己选择什么都是错的,自己是最倒霉的那个。
第三、喜怒无常,脾气暴躁。
杨烁动不动就发火,而且好像毫无来由,比如因为孩子走路的方向跟自己不一致,就必须退回去重新走,嫌弃儿子走路脚尖没冲前,也得跑回去重新走一趟。
儿子重新走了,他还嫌弃慢,十分不耐烦地吼着,“快点”,声音之大、态度之差,简直像在对待阶级敌人,脖子上的青筋都绽起来。
这边刚吼完,一转身突然又开心了,陶醉在迷人的大自然中,要求摄像组给自己和儿子拍合影。
他粗暴地命令儿子,“你要不要拍”“拍还是不拍”“拍不拍”, 让依然沉浸在战战兢兢中的儿子马上配合自己表现父慈子孝。
他教孩子叠裤子,开始还挺耐心,看示范了好几次,杨雨辰都没学会,他又怒了,一把抢过来,用看仇人一般的眼神看着儿子,让屏幕之外的我们都看得瑟瑟发抖。
第四、心胸狭窄,报复心强。
很难理解一个做父亲的会因为儿子忤逆自己的意思就蓄意报复,但杨烁就这么干了。
还是在走向5号房的过程中,由于路途太远,杨雨辰走得很吃力,同时也有了很明显的高原反应,工作人员建议他可以抱一抱儿子,杨烁直截了当地拒绝了,“我不管,他自己选的,自己承担。”
他像个暴君,牢牢记着儿子不遵照自己“旨意”的罪行,接二连三的利用自己作为父亲的权威,施展报复大法。
比如杨雨辰因为没有跟他一个方向下车,得跑回去重新走;
走路走得不好,得跑回去再走;
有高原反应喘不上气走得慢,也要被他威胁若是比自己晚进房间,必须受罚。
02
杨烁的这些表现,网友看在眼里,气到想报警。
许多网友看了他在节目中的表现都表示感到深深的身心不适,再次回到“悲惨”的童年,感受到被父亲的粗暴和偏执所支配的恐惧中。
我也想起一些往事,我爸这个人特别信奉当面教子的教育理念,小时候每当家里来客人到访,他的固定曲目就来了:一定要当着客人面各种批评我们,打招呼的方式不对、倒水的姿势不对,反正哪哪都不对。
越是有外人在,越是要可以表演他的权威。
他还会当众揭露我们的隐私,把我们最在意的感觉最难堪的那些事说出来,那是令我非常痛苦的时间。
小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心好吗,我在他的讽刺、挖苦和奚落中抬不起头来,恨不得去死。
在杨烁身上,我看到了传统中国式家长的一些坏习惯,他们暴躁、偏执、高高在上,以羞辱孩子为乐,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感受。
父母仗着自己的权威,居高临下对孩子进行带有恶意的讽刺、嘲笑,孩子无力还击,只能被动承受,对孩子的自尊心是很大的摧毁。
父母的喜怒无常,非常不利于孩子建立安全感,长期生活在这种“朝不保夕”、下一秒就可能降临狂风鄹雨的环境中,孩子会变得敏感、谨慎、不安。
我不是觉得杨烁做什么都是错的,他没有注意到孩子的鞋子里进水了、不牵着儿子的手、让儿子自己背着包等都可以算作父亲的粗心。
这反倒是好事,父亲养孩子粗糙点,反而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但我讨厌的是他把冷漠、疏远、拒绝作为对孩子不听话的惩罚,孩子不会因此而变得独立,还会变得更孤独、更胆小、更容易依赖他人。
当然,既然是真人秀,杨烁也是有表演的成分。
他的初衷是想要给自己塑造一个严父的形象,时时处处向虎爸靠拢,但可惜,因为他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极度以自我为中心,所谓的严格被他演绎成了的脾气差、没耐心、小心眼。
看到这一面我真是蛮惊讶的,我还以为80后的父亲会比我那40后的父亲进步很多,没想到中国男人居然能把父权这一套传得这么溜,时间跨度40年,还是这么做父亲。
“我不会放弃我这种教育方式,不过以后可能会改变一些,对他不再那么严格”,节目最后他依旧没有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严格是没有问题的,怕的是借着父亲的权威让自己撒欢。
杨烁错误教育的结果已经展现,杨雨辰现在是一个性格很内向的孩子,在父亲面前唯唯诺诺,不敢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形成了父子之间的一个恶性循环:儿子越笨拙,父亲看得越生气;父亲越粗暴,儿子越退缩。
杨雨辰离开父亲的管控是个比较温柔懂事的孩子,会哄妹妹,“哭就不漂亮了”,只是在父亲面上,马上就没了自信。
可悲的是,即便如此,杨雨辰还是很爱爸爸。
当所有的小朋友都认定杨烁是最凶的爸爸,只要杨雨辰护着爸爸不愿意选举他为最凶称号。
节目中有一次亲子互动,主持人让杨烁说几句鼓励的话,小雨辰听着听着就开始委屈地掉眼泪,父亲还没有说完,已经忍不住扑到杨烁怀里叫爸爸。
这就是小孩子的单纯与善良,即使父亲对他大吼大叫,贬损他,打击他,他依然会努力想要得到他的爱,维护他,替他找理由。
面对儿子的维护,杨烁难道不应该感觉到惭愧吗?
03
杨烁的坏脾气在之前带妻子王黎雯参加真人秀《我最爱的女人们》时,已经初露端倪。
节目组让妻子故意把房间弄乱,考验做丈夫的耐性,别的丈夫都成功躲开了这个“陷阱”,只有杨烁,十分耿直地表现出了一触即发的暴怒,眼神跟要杀人似的。
估计要不是知道还有摄像机跟着,在生活中他会真的爆发了。
在采访中他谈到这一段,说是因为自己当时状态不舒服,看到妻子做那样的事,心里更不舒服。
可见无论是妻子还是孩子,只要谁让他感觉到不舒服,他就马上把敌意表现出来。
杨烁号称有很严重的起床气,得老婆哄着起床。
结果王黎雯给杨烁穿好裤子后,他下意识地一记重拳砸到床铺,duang地一声,吓人一跳,第二次“挥拳”如果不是王黎雯躲得快,估计就打到她了。
这个节目让很多人看到了杨烁的真实一面,几乎造成他人设崩塌,原来荧幕上那个英俊体贴的小包总在生活中却是一个暴君。
一个人如果脾气特别暴躁,有这样几种可能:
一是从小遭受过暴力的对待,对世界充满着很重的敌意,有攻击性;
二是内心虚弱,戒备他人,动不动就觉得自己被冒犯;
三是缺乏教养,自我约束太差;
四是得到的宠溺太多,不懂得尊重别人。
杨烁有这样的性格,与以上几种原因都有关。
他之前曾经在采访中透露他的父亲就是一个严厉到苛刻的人,自己从小被打到大,而其实很多事自己都是被冤枉的,并没有真的犯错。
14岁时他被父亲暴打,椅子都给打碎了,他离家出走跑到北京,一年多都没有再见到父亲。父亲也不见他,当时他发誓自己一定要在北京混出个人样,要不然不回家,死也要死在北京。
相对父亲的暴虐,他的母亲又性格软弱,对他过于溺爱,在节目上可以看出他对妻子发脾气的时候,母亲只能在一边帮着劝说,不敢直接批评他。
一边是父亲的暴力,一边是母亲的退避,水与火的两级,这是最糟糕的教育方式,让他一方面内心隐含愤怒,有很强大的攻击性,一方面又缺乏必要的自我控制能力,凡事只考虑自己的感受。
杨烁的家庭是很多中国家庭的缩影,父亲粗暴简单,母亲隐忍软弱。
母亲不认同父亲的教育方式,却无法制止父亲,只能靠溺爱来补偿孩子,结果却变得更糟。
杨烁曾经的家庭是这样的,现在他自己的家庭也正走向这种模式。
他老婆接过了他老妈的接力棒,继续惯着他。
在节目中,他无故摆脸色,最后还要王黎雯跟着他道歉,承认错误,他才缓和了脸色。
他有起床气乱发脾气,王黎雯竟然一点没生气,只是愣了一会,然后给他一个大大的kiss,像哄宝宝一样慢慢地唤醒他。
他说过:这个世界上,除了我妈,只有她(王黎雯)能容忍得了我。他承认王黎雯对自己的包容程度,他自己都想象不到。
但现在我们可以发现,王黎雯的温柔并没有软化杨烁内心的坚硬,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王黎雯也没有做到保护自己的儿子不受到他父亲的粗暴对待。
二十年后,杨雨辰会不会成为另外一个杨烁?
细思极恐。
04
被送上热搜后,杨烁在微博上致歉,表示自己对不起老婆、儿子和爸妈。
但嘴上说道歉,言语依然是轻浮的,强行幽默,“洗衣板在邮寄的路上,跪多久你帮儿子拿个主意。”
我不觉得这是能拿来搞笑的事情,我在他们这一家人身上看到了家族宿命的轮回与悲哀。
杨烁曾经万分痛恨父亲的行为,不想自己重蹈覆辙,但做了父亲的他,依然难以自控地开始扮演他自己的父亲,把他所厌恶和恐惧的事情再对自己的儿子做一遍。
日本知名漫画家奈良美智喜欢用小狗的形象来创作,因为“小狗温顺服从的特点,不幸地令他联想到儿童”。
儿童在与父母的关系是,是纯粹的被动者。
当父母本身就是巨婴,内心住着一个不成熟的小孩子的时候,做孩子的会生活得很艰难。
他们必须对抗父母的错误,分辨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努力实现自我成长,走出被贬低被质疑的阴云——这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吧,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啊!
一个人在儿童期面对成人世界所产生的敏感、脆弱和无力感,往往会演变成为日后成年期的各种防御机制。
成长过于坎坷的人,成年后所形成的防御机制也将是低级和落后的,他们只懂得用孩子般的方式去处理自己生活中的麻烦,无法变得更成熟更理智更周到。
所以只有极少数的人能赢得这场自我疗愈的战争,大多数的人都会输掉,一生受制于原生家庭的阴影。
杨烁这次登上热搜,不是网友们单纯的凑热闹,八卦别人家隐私,而是让我们透过他的家庭,看到了中国式家庭流水线一般的缺憾。
中国男人不会做父亲的岂止杨烁一个人?
太多男人受到父权思想的影响,习惯了高高在上,他们不敢放下自己的姿态,担心过度接近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软弱。
他们不懂得共情,只会用权威、暴力、控制来代替对孩子真实的情感和关心,若干年后,他们会收获一个很像自己的孩子。
爱是需要学习的,也许从这一刻开始,放下身段,走进孩子的世界,一切还不算晚……
- END -
本文文字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介绍:晚睡,作家、情感咨询师,一枚斜杠中年码字工,喜好解读复杂情感迷局,关注女性独立与成长,已出版《晚睡谈心》、《帮你看清已婚男人》、《你配得起更好》。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