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7年后《牧马人》再度爆红:“狗粮没有保质期,82年的也好吃”

(2019-12-22 21:51:18)
标签:

婚姻

女人

情感

本文作者 | 晚睡


01

提到大导演谢晋的代表作,很多人想到的都是《芙蓉镇》。


实际上,他有一部作品,比《芙蓉镇》拍摄更早、影响力也更大,那就是1982年上映的《牧马人》。



37年后,这部已经被时代遗忘了的电影,却突然凭借几个片段在抖音上爆红了起来。


而最初吸引大家的就是里面郭pia(这个字我打不出来,只好用拼音代替)子对主角许灵均那句看似玩笑话的台词:“你要老婆不要?只要你开金口,我等会给你送来!”



网友们在弹幕中纷纷调侃:


“那你就送来吧”


“我要这样的好兄弟”


“真好,国家还给分配老婆”


“这么好的老婆哪里去领”


“求带领,户口本我已经准备好了”


“你不要给我”


有网友断言,“你要老婆不要”将成为2019年尾最流行的一句话。


这位被“送货上门”的女主李秀芝由19岁的丛珊扮演,当时她还是中央戏剧学院大一的学生,一脸青春的胶原蛋白,不施粉黛,气质朴实,美得那么自然,活脱中国版的山口百惠。



而许灵均则由朱时茂扮演,80年代的老茂可真帅啊,浓眉大眼,标准的主角长相,后来跟陈佩斯演小品对他的美貌实在是一种浪费,以至于很多人忽略了他还是货真价实的帅哥一枚。



一开始,网友们主要看上了李秀芝的颜值,一群单身狗哀叹自己怎么遇不到这样好的事情,能有人把漂亮的媳妇领到你面前,勉强你收下。


而继续看下去,调侃少了,大家开始由衷的赞美和欣赏电影中这一段纯洁的爱情。


上世纪70年代,一位被父亲抛弃的知青许灵均被错划为"右派",劳动教养结束后下放到敕勒川牧场放马。


绝望的许灵均曾一度想要自杀,是淳朴的牧民将他救回来,给了他亲情和温暖,让他像一个真正的牧民那样顽强活下来。


李秀芝是从四川逃荒到祁连山的农村姑娘,善良的老乡将她介绍给许灵均做老婆,想让两个苦命人相互温暖。



许灵均刚开始是抗拒的,他毕竟是一个知识分子,觉得盲婚哑嫁这种事实在荒唐,而且自己是右派,结婚了也是拖累人。


电影中最动人的一幕出现了,李秀芝抱着包袱出现在许灵均的门前,犹犹豫豫时,在几乎不到一秒的时间内,她从郭pia子望到许灵均,再到打量他一贫如洗的房屋,变换了好几种眼神,有紧张、羞涩、忐忑。



紧接着,她一溜小碎步走进屋,找到一个最不碍事的角落里站着,生怕人家不要自己,四处张望又紧张无措,把一个即将与陌生人结合的女孩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对善良的男女在这样的情境下会滋生出怎么的美好?电影给出了最好的回答。


男人给羞涩的姑娘倒水,把自己新煮的粥给她吃,姑娘分给他一半,但只有一个碗,男人用锅,女孩用碗。



姑娘给男人倒粥时,男人把多的那一半给姑娘,姑娘倒完粥,刮了刮碗边的粥,背对着男人,虽然饥饿但依旧很克制地喝完粥。


吃完姑娘抢着洗碗,“来时我妈交代过了,叫我要勤快。”



她想找邮局给父母写信,“我要告诉他们,我找到个家了。”



男人拿出自己积攒多年的40元钱(那个时代也算是巨款了),想让她回老家,她哭了,“你是不是嫌弃我丑?”




李秀芝打定了主意要留下来,毕竟结婚证都扯了,老乡说他是好人,那个时代能嫁给一个好人,就算是一个女人最大的福气了。


一句“你是个好人”惹得男人泪眼婆娑,早已经对爱情灰心的他,终于在自己几乎绝望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信任他接纳他的女人。



“她对我是这么信任,没有一点陌生的感觉,好像她也等待了我好多年。”



在祁连山的这一个冬天,世界上又多了一个温暖的小家,一对患难的男女决定并肩对抗这个世界。

 

02



《牧马人》上映于1982年,当时给国人带来了极大震撼,观影人数达到1.2亿——这是什么概念,当时中国大概有10亿人,也就是全国12%的人都看过这部电影,今天的商业大片们简直难以想象的高度。


这部电影催生出了那个时代很多流行语,比如“穷家富路”“没看见你爹你妈结婚啊”“马都想家,人也不想家”……


丛珊因此当选《中国青年报》“最喜爱的十大青年银幕形象”,成为了无数青年男子心目中的梦中情人。时至今天,《牧马人》仍是朱时茂和丛珊的代表作品。



电影改编自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谢晋1979年拍摄《天云山传奇》时曾引起广泛争议,当他决定再次碰触“伤痕文学”,很多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


但谢晋看重的是这部作品中所蕴藏的美好向上的力量,剧中人与人即使在乱世中也依旧相互守望,彼此温暖,许灵均和李秀芝之间这段纯真的爱情被放置在特定时代所带来的痛楚、迷茫当中,对当时的中国人具有非常重要的人性抚慰。




李秀芝对许灵均的意义,绝对不是娶到了一个善良的老婆这么简单,而是代表着最急迫的人性温暖,让他在自卑和阴郁中活过来,知道自己还可以被接受和认同。


许灵均是右派,现在很多小朋友不懂得右派的可怕,这可是那个时代闻风丧胆的政治帽子,一辈子都不得翻身。


他自觉配不上李秀芝,咬牙说出,“我是犯了错误的人。”



李秀芝却轻描淡写,“我们以后不犯就是了。”



“我要在这劳动一辈子的。”



“一辈子有什么不好,我陪你在这劳动。”这句话配着姑娘羞涩却坚定的表情,比任何爱情誓言都震撼人。



无论外面世界如何变化,政治如何复杂,老百姓总是要过日子的,他们有自己衡量人的朴素的标准,你对人好,你勤力干活,不偷奸耍滑,你能坏到哪里去?


李秀芝的好,在于淳朴、坚韧、善良,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天性却健康完整,未受污染。


她书只读到了小学,没有太多文化,却不自卑,也不诋毁知识分子,而是虚心地跟着自己有文化的男人学文化,记日记,努力向他的生命靠拢。


许灵均的父亲回国找他,老人有钱,她赞叹,却不羡慕,更不觊觎。她教育孩子,自己赚来的钱才是自己的。


就像老舍的妈妈告诉他,“咱们的饺子里菜多肉少,可是最好吃!刘家和孙家的饺子必是油多肉满,非常可口,但是我们的饺子会使我们的胃里和心里一齐舒服。”用自己劳动换来的果实,吃着用着是最踏实的。


她是脚踩着大地生活的人,脚下有根,心里有魂。


这个家有她才像了一个家,许灵均这漂泊多年的孤单灵魂,终于能在她那里停靠。



李秀芝并不是那种我们的文艺作品最喜欢塑造的圣母角色,平白牺牲自己成全一个男人,她随乱世漂泊,却有着最强大的生命力,一旦落下脚,生出根,就会迸发出无限的激情。



生活再穷,她也不曾失去希望,舍得下力气,脱坯、盖院墙,心灵手巧,养了一大群鸡鸭鹅狗兔子飞鸽,当上了海陆空司令,“养什么成什么”,亲手将生活改变。




这才是我们民族女性的真正底色。


而网友们爱的,就是她身上的这种力量感吧,不矫揉造作,也不怨天尤人,像大地母亲一样丰饶、宽容、踏实。

 

03



电影中其实是有两条感情线的,一条是明线,记录李秀芝和许灵均之间萍水相逢的感情;另外一条暗线,是许灵均的父亲许景由不惜抛家弃子摆脱包办婚姻追求自己的爱情。



两段感情有着截然不同的收场,许景由的自由恋爱失败了,而儿子许灵均的包办婚姻却成功了。


这种对比并非要歌颂包办婚姻,否定自由恋爱,而是试图利用宏大的时代语境,证明传统婚姻方式也可以坚如磐石。


一对缺乏感情基础的夫妻,同样可以在婚后的相濡以沫中滋生出爱情,并且最终达到灵魂相通的最高境界。


许灵均和李秀芝是典型的先结婚后恋爱的中国夫妻。



他们从素昧平生,到被命运安排着相依为命,他们首先互相感激:男人感激自己不被嫌弃,女人感激自己遇到了一个好人。


然后因为他们骨子中的善良,他们努力想要回报对方的接纳和付出,拼命对对方好。


再以后,生活继续,彼此越发了解,两个人的心灵产生了碰撞,越来越深的开始彼此认同。


许灵均被平反,摘掉了右派的帽子,老乡们都兴奋,李秀芝却表现得很平淡,“在我这,我早就把他平反了。”


许灵均去北京见父亲,别人都担心他会跟着阔佬爸爸出国,连许灵均自己也动摇过,唯独她相信许灵均一定会回来,她知道他舍不下这个家,舍不下老乡,自己的事业,还有这片草原。



她那么笃定、淡然,她的灵魂已经与他的灵魂深深地嵌合在一起。


这就是他们之间的爱情,在无声无息当中滋生,如此朴素,如草原上的野花,随风起随风落,绝不起眼。


可是细品下来,那么动人,看到久归的丈夫,她嗔怪,也撒娇,“你的小长工不错吧”“马都想家,人也不想家”。


她擦擦手上的泥,去接他身上的被褥,他侧转身,把手上最轻的那部分让给她。



细节之处,全都是爱——中国人传统的习惯的爱,嘴上不说,全都在心上,在眉间,在手里。



对刚刚经历过十年荒芜的中国人来说,精神家园和情感世界也都面临荒芜,这部电影恰好代表了人们内心中的希冀和期盼。


记得曾经有读者问过我先结婚后恋爱是否可行,我以这部电影举例,当然是可行的,先结婚后恋爱是很多中国人的传统,但想要得到幸福,需要像许灵均和李秀芝那样,把婚前没有走完的路,在婚后用感激、善良、淳朴继续走下去。


这样婚姻才不会成为爱情的坟墓,而是变成了爱情的摇篮。



这部戏之所以37年之后爆红,因为狗粮没有保质期,82年的也可以吃得津津有味,真情可以穿越时空感染到我们。


但网友们与其说羡慕那个时代的爱情,不如说厌倦了这个时代爱情的浅薄。爱情太容易得到,难免赝品遍地,在努力分辨真与假的时间里,我们已经变得筋疲力尽。


于是李秀芝带着她的淳朴和清纯,拨开37年的尘埃,向我们走来。


她是那么坚定,那么勇敢,那么执着,简直让我们无地自容。


- END -

本文文字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介绍:晚睡,作家、情感咨询师,一枚斜杠中年码字工,喜好解读复杂情感迷局,关注女性独立与成长,已出版《晚睡谈心》、《帮你看清已婚男人》、《你配得起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