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徐集徐氏宗祠
徐氏宗祠又名横山堂,位于淮北市渠沟镇徐集村。横山徐氏始祖徐兴,在元至正年间自山东安丘迁来,先至安徽萧县横山破阁村开基创业,后世迁至徐集。祠堂建于清嘉庆25年,后多次修葺,保存至今,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徐氏宗祠是此次访祠之行中见到的保存最完整的建筑,门楼、厅房,两侧厢房组成四合院格式。门楼为传统的单檐,门内右侧能看到镶嵌在墙体内的嘉庆年《徐氏祠堂碑文》,碑文中清楚记述了徐氏源流及修祠初衷、建祠经过。
那天正好赶上祠堂重新修缮工程在施工。和张氏祠堂推倒重建不同,徐氏宗祠基本保留了原样,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有专门的古建公司实施。解放前,祠堂用作私塾,解放后为村校,九十年代新建学校后恢复祠堂本身。八十年代,徐氏后人重修了家谱。
让人惊讶的是,在徐氏宗祠的院子角落和门外有大量断碑,仔细查看,几乎没有一块完整的,不过碑文基本清楚,多是康熙乾隆时期的东西。
徐氏后人带我们去了距离祠堂不远处的徐氏祖茔,徐氏祖茔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坟茔保护完好,不过部分碑已经破坏,他们说有民国时期重新立的碑,天色已完,下雨,没有细看。
返回的途中,在他们的指引下,在一道水渠边,扒开秸秆堆,看到了一个完整的节妇碑。他们说,在村里散落的石碑也有不少,文革的时候修桥填地基,用的都是石碑。
自古,淮北平原水患严重,战祸绵延,家族的长期生存和传承当是十分艰难。如徐氏家族这样,通过祠堂展示的是乡土中国家族社会的相对完整的层面,很不简单。淮北地方文化与家族变迁的研究,可以给与更多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