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节与诗词联

(2016-12-21 07:57:01)
标签:

杂谈


春节与诗词联


春节在古代叫“正朔”,是国家的象征,其意义非同小可,因此素以文字简练(全文不过16000字,却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共241年的漫长历史)著称的先秦典籍《春秋》,劈头第一句就是“元年春王正月”,可谓用著名的“春秋笔法”,将春节的意义提纲挈领,拔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和春节有关的篇章,如《周颂.潜》“猗与漆沮,潛有多鱼;有鳣有鮪,鰷鲿鰋鯉;以享以祀,以介景福”,描写的是古代周人在新年到来之际用捕来的鱼祭祀祖先、祈求新年幸福的场景。这种“年年有鱼”的古老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则反映了作者身负重任、在万家欢乐的除夕之夜仍为政务牵肠挂肚的心情。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和春节有关的诗句也开始多了起来,如曹植《元会》(初岁元祚,吉日维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描绘了朝廷元旦宴会的盛况;萧子云《介雅》(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趋拜齐衮玉,钟石变箫韶)则以新年首次朝会为题。而以“守岁”为题的作品则显得有些单薄,徐君倩《共内人夜坐守岁》等多流于浮泛。

唐代是中国诗歌公认的巅峰时代,和春节有关的诗也佳句名篇迭出,如孟浩然的《除夜》(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奴仆亲。那堪正漂泊,来日岁华新)和《除夜乐城逢张少府》(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平生复能几,一别十余春),表达了宦海失意者新年前夕的落寞心情;高适《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和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都表现了游子在新年前夜漂泊异乡的思乡之情,但前者凄冷、后者清隽,表现出作者不同的心境;白居易《除夜》(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以岁暮比喻人生暮年,表达了急流勇退的心意;杜甫《元旦示宗武(……处处逢正月,迢迢滞远方……赋诗犹落笔,献寿更称觞;不见江东弟,高歌泪数行),则将一位命运多舛、漂泊异乡中年人的心情、处境,勾勒得栩栩如生。

宋代的诗词表现出形式上的多样化,出现了如秦观《念奴娇》、毛滂《玉楼春》、辛弃疾《青玉案》等描写春节的词,但或许因为体裁并不十分贴切,除了朱淑真《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严格说这首也只是赶了个年尾巴)等少数外,大多有句无篇。而在诗歌方面仍然佳篇不断,如苏轼《守岁》(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激励自己珍惜时光,努力拼搏,在新年诗词中独树一帜,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更被誉为新年诗词的掩卷之作。

宋代以后诗词中描写春节的更多,水平却参差不齐,但也偶有佳作,如明代文征明《拜年》(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对虚伪的年俗亦嘲讽、亦自嘲,却留有分寸,意味十足;清代赵翼《除夕》(烛影摇红焰尚明,寒深知己积琼英;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老当益壮之气跃然纸上,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作为一个诗词爱好者,我本人也曾写过一些和春节有关的诗词,风格题材则较为多样(这也是当代文言诗词爱好者共同的特点),如《七绝 元月初一坐望科托努日暮》(洋上风来归野舟,蒿高星散小江流;土人焙得花生熟,携向楼头作酒筹)是作者在西非贝宁经商时所作,表现独在异乡、努力体味生活中乐观点的心境,而《岁末二首 破例步兰同学韵》(年年总复去年哀,灾异宁惟天上来?铁笔能描云作锦,铅罗堪折玉成灰。人前热泪揩都净,节后欠薪拖未回;肉食谁怜劳与碌?誊黄终得自编裁。莫枉阙前抛纸灰,世间云且蕴风雷;慰劳已逐雪寒远,通胀方随春暖来。民主仍犹须党主,债台闻亦是琼台;可怜十六亿人手,能把天机自挽回。注,这两首仅供观摩,不要发出来),则是和原作者对时事的感喟交流。

至于对联,尽管对仗早在唐代甚至更早就已很普遍(魏晋南北朝骈文讲究对仗,赵匡胤律诗原则上要求颔联、颈联也即第二、三两联对仗),但第一副正式的对联(后蜀皇帝孟昶“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一说系辛寅逊作)却是用于贺岁的,尽管这副对联因一语成谶(后蜀新年后就被名叫吕余庆的宋将攻灭,孟昶也不得不祝贺宋朝皇帝的生日“长春节”)而流传千古,但新春贴春联的习俗却流传至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