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交安保:他山之石能否攻玉?

(2014-07-17 13:05:26)
标签:

杂谈

致使32人受伤的7.5杭州公交7路纵火案一波未平,导致2死32伤的广州301路公交车爆炸案一波又起,加上此前发生在各地的多起公交安保案件、事故,令不少国人对公交安全忧虑重重,甚至发出“再不敢坐公交了”的感慨。

感慨归感慨,对大多数城市上班族而言,公交系统无论如何总是要搭乘的,否则工作、生活都会出现极大不便。正因如此,一些人才在事发后纷纷呼吁,应加强公交安保,确保公交系统、车辆和乘客安全。

然而空发议论容易,切实操作起来却难上加难。

公交安保突发性事件的成因错综复杂,既有暴恐袭击、有组织犯罪,也有个体犯罪和因琐事引起的“即兴犯罪”,还有携带易燃易爆品引发的意外事故,对于暴恐袭击、有组织犯罪,有关方面尚能通过加强盘查加以控制,而那些个体的、即兴的危害公交安保行为,动机不清晰、先兆不明显,引发恶性事件的“凶器”,有时不过是平常看似安全无害的随身物品,对于这些,即便再怎样“拉网”,恐也难免百密一疏。

中国人口多,人口密度大,许多大中城市的公交系统人满为患,早晚高峰时间情况更加严重,加强公交安保人员、技术手段,固然可减少一些盲点,排除一些隐患,却势必减少公交系统的“通过性”,在高峰时段增加拥堵程度,不仅造成许多社会不便,一旦在人流高峰时出现突发性事故,甚至人群中有人大惊小怪地发出一些声响,有时反倒会引发不必要的混乱、耸动,增加意外和损失的发生概率,这在一些地方是已经发生过的。

公交安保问题并非中国所独有,在那些城市化进程更早、公交安保经验更丰富的国家,有没有可供借鉴的他山之石?

在许多国家,公交系统的警察安保队伍是单独组建的,管理、编制独立,专司公交安保工作。如在加拿大大温哥华地区,唯一的公交运营机构“运输连线”,就拥有独立于皇家骑警(加拿大联邦警察)和各市市警的“运输连线警队”,这些专业公交安保警队同样是正规警察编制,但业务单一,训练专业,职司明确,较诸以普通员警“兼职客串”,或聘用民间安保人员,发现隐患能力更高,“处突”更专业,针对性也更强,既能有效提高公交安保效力,又避免因强化公交安保的需要,牵扯其他方面的安保力量。

这种“员警专业化”的做法在中国并非无例可循:铁路系统的乘警,正是这样一种针对性强、任务单一、职司明确的专业化安保编制,尽管一个是城际交通,一个是市内公共交通,性质有所差异,但二者之间并非没有共通之处。

国外大城市公交系统安保措施的另一个亮点,是把更多心思花在“便利疏散”上。

如前所述,公交安保突发性事件成因复杂,许多个体性、即兴式案件、事故,事先很难预防,要想100%杜绝其发生,代价太高且很难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把更多资源、注意力和心思放在一旦事件发生的“灾害控制”上,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国外许多大中城市,公交车的窗户都可以在应急情况下很方便地整扇推开,车站、地铁站均设置较多开放性通道、出口,以便紧急、迅速疏散;车厢、车站内,救生锤、灭火器等应急救生设备齐全,标志明确;车门、车窗等普遍采用安全钢化玻璃,破碎后不会形成容易伤人的尖锐玻璃渣,而只会生成无棱无角的玻璃碎块,可有效避免“二次伤害”。

很显然,国外在应对公交安保难题时最值得借鉴之处,是并未一味将思路停留在“拉网防范”上,而是把更多资源投入到安保人员、装备的专业化,和通过“灾害控制”、避免更大伤亡和损失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