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吐不快#我的第一个长微博
(2013-01-12 01:07:05)
标签:
杂谈 |
其实长微博以前也发过,但纸短意长,不吐不快,而觉得有必要专门写个长微博,这还是第一次。
对于刚刚发生在国内的大事,作为一个身处安全地带的侨民,所能做的,恐怕只是给朋友们提建议,在公开场合表明立场,相信这两方面我的态度很明确,愿意看的也都该看到了。
如今风波暂时告一段落,另外一些声音却又此伏彼起,其中有些并非针对对手,而是针对本方、或至少非对方的朋友,指责其“态度不鲜明”、“站队不坚决”、“牺牲不足够”,逼迫他们在这样或那样事件上作出符合自己心意的取舍,否则便如何如何。
这种心情固可理解,但作此要求的朋友们是否想过,如此责难、要求,只有对方仍是朋友、是同情者时方会有所触动,因为他们在意朋友的情谊,在意共同的理念,而既然仍是朋友,“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就永不过时。在抗争需要长期,生活还要继续,抗争的主角们和责难的主体们仍要在原体制、原环境下照常工作、照常生活,照常带着镣铐跳舞(这本身无可厚非)之际,却要求同情自己的朋友牺牲这,牺牲那,扪心自问,这合适么?
有些事乃是大节,如不说不该说的话,不附和不应附和的势力,对此有高标准,严要求乃是正当的,即便如此,在当代民主语序下也只能是合则同,不合则去,勉强不来;有些事则是当前情况下很难避免的,如要求别人“不食周粟”——慷慨发出如此掷地之声者不妨自己问自己“我做到了么”。
20多年前,作为一个九岁就接受专业外语培训、在当时看前程似锦的大学在校生,为了一份心中理想义无反顾地投入、牺牲,为此付出的,是几十年的孤独、痛苦、挣扎,和后半生命运的彻底改变,但我并没要求当初因我大包大揽而躲过一劫的朋友们为此负疚,或说些做些什么,一来并没有这样的权力,二来,我当初那样做,不就为了他们的今天么?
承蒙熟悉的朋友看得起我,在如此紧张的氛围下,直接来“责令”、喊话的不多,即便有所期冀,也很委婉,这我十分感激。整个事件中我的态度一直明确,说了、做了我自认为应该说、应该做的,这点想必许多朋友也看在眼里,兹不复述。
作为一个历尽波劫,可以说死过几次也消失过几次的人,承受力其实比一般人想象要大得多,因此如果朋友们觉得有责难之意,对我个人而言倒无需那么客气,借用一句20多年前自己打出横幅中的话“要打就打我”,但请对其它持同情或不反对立场、却不愿事事符合朋友心意的人,持一份推己及人的宽容立场,民主的真谛,不应仅是“让别人有做什么的自由”,同样应是“让别人有不做什么的自由”,不是么?
顺便多一句嘴,当我还在抗争第一线时,总是把自己置于最危险的地方,并付出最多的牺牲,为此付出的孤掷,包括事业、学业、情感,以及一个年轻人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说“跟我来”而非“给我上”未必就能带动很多人,做成大事业,但反过来则一定不能。
陶短房 2013年1月12日 北美素里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