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用 不可以不备
(2009-06-25 07:01:27)
标签:
文化 |
分类: 杂著及其他 |
其实每一个人都希望,这个社会永远用不上公关学,一切都能依靠程序,公平、公开地去争取,去竞争,去获得。
问题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中国如此,其实哪里也都如此。
也许您想凭一技之长脱颖而出,但正如当年毛遂所言,如果你这根锥子,始终不被放进那只口袋,恐怕这辈子都难出头冒尖。如今已过去2000年,但和毛遂一样,您得在该忍时忍住,在无须再忍时,恰如其分地对您的头儿大喝一声,可是忍与不忍之间这个“度”,您能拿捏得稳么?
也许您特别走运,被几个“老大”不约而同看中,面临一仆二主、三主的快乐,也同时面临抉择、取舍的艰难与凶险;也许您特别不走运,煞费苦心也折腾不出半点声响,是企望守得云开见月明,还是“道之不行,乘桴桴于海”,其间的这个“度”,您能拿捏得稳么?
封建时代一去不复返,如今已是互联网时代了,社会也已旧貌换新颜,但行走于社会,您还是会时常看见不想看见的;冲浪于网际,您还是会偶或了解不愿了解的,或者相反,您只能看见别人想让您看见、希望让您看见的东西,您也许会苦闷、会生气、会委屈,会想换一口空气,或干脆换一个环境,您也许只不过想对着什么人大喊一声,发泄一下怨气。当然,怎么做,怎么喊,甚至怎么想,都是每个人的自由,但趋利避害,人之常情,谁都希望自己的言行收效大一些,副作用小一些吧?
您也许莫名其妙被多收了钱,却被告知“负担还是低位”;您也许糊里糊涂被比您差很多的人挤掉,却被告知“绝对是公平竞争”;您也许不过是仗义执言,说几句本分中的话,却被人居高临下、理直气壮地质问——是为党说话,还是为老百姓说话。当然,您也许在乎这些,也许不在乎,但在乎不在乎,似乎都该有个于己最无害,于人也最无损的做法吧?
当然不敢说《皇帝公关学》所记载的,就是最好的办法,但面对更难伺候的“天子”们,面对动辄满门抄斩的百倍风险,用无数脑袋和血汗换来的经验教训,对于要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大家,终究是会有些帮助的吧?就算您觉得您是高手,“开卷有益”,看看古人是怎么活、怎么死的,大约也是件挺有趣的事。
《皇帝公关学》大约也就是这么本书吧,可以不用,但不可以不备,这就像谁都希望自己一辈子都顺风顺水,都能得到合乎规则、法律和道德的对待与机遇,但每个人都不可能不做好面对不测之险、甚至惊涛骇浪的一刻。通俗地说,您不妨把《皇帝公关学》当作空调公交车上的一把保险锤——最好没用,但需要的时候,它一定要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