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更须关注的是“心中之楼”

(2008-07-16 20:49:21)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著及其他

 更须关注的是“心中之楼”

 

据报道,成都市政府16日上午宣布,将把已基本落成的新市政府行政办公中心拍卖,拍卖所得全部捐献给地震灾区。

这个名为“新益州城市广场”的行政中心占地255亩,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总投资约12亿元,设施先进,气派堂皇,曾被宣传为成都市新标志性建筑。然而也正因其规模浩大、投资浩繁、设施豪华,从动工到部分交付使用,这座新行政中心一直饱受物议,不少评论认为,政府是服务机构,而不是旧时的地方官衙门,应在具备基本行政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俭朴、本色,这一方面体现“执政为民”的现代公民社会行政理念,另一方面当今中国虽处于高速发展中,但毕竟人口多、底子薄,许多地方还有很多简陋的厂房、住宅,许多居民还在陋室中栖身,成都地处西部,在这方面更应该注意。

在经历了“5.12”地震后,在各界的善意建言和提醒下,成都市政府终于从善如流,将原本的衙门拍卖,将拍卖所得取之于民,还之于民,虽然稍显迟了一点,但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行政作风,显然将有助于提升政府的威望,改善政府的形象。

高兴、赞赏之余,不能说没有一点隐忧。曾有一位历史学家说过,没有一位百姓,会乐意让自己国家的宫殿、衙门显得寒酸,前提是大家饱暖,人人富足,是社会的繁荣和安定,此前“新益州城市广场”,以及其它一些地方政府豪华办公楼饱受批评、争议,说到底,厌烦的与其说是“地面之楼”——豪华楼堂馆所本身,不如说主要是“心中之楼”——地方政府及其官员那种脱离社会、脱离群众、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不顾民生疾苦的“衙门气”,倘非这种“衙门气”作祟,身为公仆,在全社会还不很富足、许多人还为买不起房、住不上房担忧,许多地方还在因拆迁补偿、安置扯皮之际,又何能安心劳民伤财盖起这样富丽堂皇的大楼,并昂然进驻办公呢?

汉朝丞相萧何在开国之初、民力疲敝时受命督造长安宫殿,花了大量金钱,造出超规格的豪华殿阙,受到批评时称是为了“让后世无以复加”,即让以后的皇帝不至于嫌宫殿寒酸而大兴土木,然而在他死后几十年,汉武帝开始,皇帝们就嫌宫殿简陋,变本加厉地大兴土木。由此可见,即使“豪华无以复加”的宫殿,倘“心中之楼”作祟,也会有嫌寒酸、再兴大役的冲动,何况旧办公楼呢?

成都市政府计划将“新益州城市广场”拍卖后搬入旧办公楼继续办公,其勇气和魄力可圈可点,但大家不会忘记,当初正是有关方面嫌这“二进宫”的旧办公楼寒酸、不能满足需要,这才费钱费时费工,兴建了这座有争议的豪华办公区。倘“地上之楼”虽易手,“心中之楼”却只是暂时压抑,则人们无法不担心,一旦风头过去,时过境迁,有关方面会否旧梦重温?会不会再兴把“心中之楼”地面化的宏愿?这新一代的办公楼,会否比此刻卖掉的这一座更气派、更堂皇,拆更多的房、占更多的地、花更多的钱?如果那样,那还不如留着现在这座“新益州城市广场”的好,至少可以少折腾一番。

全社会和所有民众的眼睛都在关注成都市政府“让楼”的创举,他们当然关注这座“地面之楼”的后续命运,但更会时刻关注政府和官员们“心中之楼”,希望能从觉悟上、体制上、制度上对此加以持续、常态、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