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索马里:美国大兵 只闻飞机响,不见人下来

(2007-01-16 03:51:00)
分类: 杂著及其他

索马里:美国大兵 只闻飞机响,不见人下来

美国的用兵方略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局面,实在令人怀疑

                             

据报,18日下午,美国空军对索马里南部被怀疑为基地组织据点的目标、邻近肯尼亚边界小村巴代尔(BADEL)发动了空袭,这也是1994331日,美国在“恢复希望行动(Restore Hope)”中失败并撤军以来首次直接干预索马里局势。

美军介入索马里的理由是“相信基地组织索马里负责人策划并参与了1998年导致224人伤亡的袭击肯尼亚、坦桑尼亚美国使馆事件”,据CNN转引五角大楼人士称,这些人在索马里伊斯兰法院联盟从摩加迪沙撤退后即隐藏在巴代尔。

对空袭结果各方说法不一,五角大楼发言人维特曼(Bryan Whitman,)称“完全达到目标”,而当地部族人士则对突尼斯记者称,被炸死的大多是普通村民。

事实上整个事件至今如坠云里雾中:美方除维特曼上述语焉不详的言论外三缄其口,对空袭规模和次数等一概拒绝作答;索马里过渡政府新闻部长加玛(ALI JAMA)虽证实空袭并称“摧毁了预定目标”,但他也承认,所有消息均来源于CNN等美国渠道。巴代尔地处丛林沼泽中央,人迹罕至,气候恶劣,现代侦察手段或人力侦察都难有预期效果。更耐人寻味的是,当事另一方:基地组织和伊斯兰法庭联盟至今未作任何声明。

熟悉当地局势的人士都不免对美国此番用兵感到诧异:自93103日,18名美国特种兵横尸摩加迪沙街头以来,不论舆论、军方还是民间,对在这个地瘠民悍的非洲之角直接卷入战端均持谨慎态度,尽管扼红海咽喉的索马里态势重要,尽管美国一直担心索马里会变成第二个塔利班控制下的阿富汗,但这个地方对美国构成的直接威胁微乎其微,在美国全球战略中所占分量也远非伊拉克、阿富汗等可比,在前述热点处处吃紧,兵力捉襟见肘之际突然用兵,着实让人侧目。

不过在美方看来也许是无奈之举:极力扶植的索马里过渡政府烂泥不上墙,希望为自己火中取栗的埃塞俄比亚又即将抽身,国际维和喊得山响,至今答应出兵的却仅乌干达一国,在此情形下,美国人想不出手也难。

埃塞俄比亚和美国的战略目标差异很大:前者意在通过帮助过渡政府,抵消厄立特里亚势力,并消除索马里对其领土、边界的觊觎,因此一个动乱但各派保持大体均势的索马里是他们愿意接受的;而美国则希望扶持一个亲美政权,并借其之手消除宗教极端势力,从而根绝索马里境内的基地组织影响。这种差异注定了双方的携手不能长久,美国必须自己解决问题。

过渡政府自然欢迎美国介入,总理格迪(Ali Mohammed Gedi)公开宣称“炸得有理”,加玛甚至得意洋洋地宣称“敌人跑到哪里,美国飞机就会炸到哪里”,这个孱弱的松散政府在埃塞稻草即将漂走之际,自然希望抓住美国这根大木。但他们的表现实在让人提不起胃口:没有埃塞军的帮忙他们屡占屡败,总统尤素福(ABDULLAHI YUSUF AHMED)在美国空袭同一天固然昂首进入首都,这却也是他上任两年多以来的首次,这个政府的军队虚弱到不但无法策应美军,连最起码的情报收集都做不好——堂堂新闻部长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连美军使用的是“轰炸机”还是“直升机”都搞不清。事实上,如果他们管用,美国人根本不会出手,这从他们一方面轰炸,另一方面拒绝派兵维和就可看出。

美国人的如意算盘是只炸不待,这样既不受约束,又不必担心派驻士兵变成各派军阀的变相人质。然而该国军阀林立,情况复杂,只闻飞机响,不见人下来的高来高去,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局面,实在令人怀疑。

为了截断恐怖分子海上通道,美国海军“埃森豪威尔”航母已驶近索马里,但索马里岸线长达3000公里,且距阿拉伯半岛咫尺之遥,用航母封锁小木船的效果,决不会比当年越南战场上用B-52遮断自行车运输更好,而且,随着因空袭而愈益郁积的仇恨,谁能预料那些木船中,不会隐藏着令人毛骨悚然的自杀船呢?

索马里的极端势力有深厚群众土壤,绝非炸死一两个头目可以了事,更何况美国飞机不顾索马里主权的说炸就炸,不但可能削弱过渡政府的合法性,更极可能让恐怖主义的土壤因仇恨而更加坚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