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斟自饮说词牌 11

(2006-05-31 07:47:23)
分类: 杂著及其他

11、庆清朝

 

11――(句)+-11(句)+++1--(韵)――11(句)+++1――(韵)+1+-+1(句)+――11――(韵)――1(读)111(句)+1――(韵)

1+-+1(句)11――1(句)11――(韵)+-11(句)-++1――(韵)+1+-+1(句)+-+11――(韵)-+1(读)+++1(句)+1――(韵)

 

庆清朝 我的家在山的那一边

 

骤雨梳云,青荫蔽日,山头望又凄凄。春风已竭,何方鸟正空啼。柳榻应宜留梦,伊人犹著旧时衣。声声慢、可曾咏遍,无限嘘唏?

多少年华逝了,渐楚歌声淡,祭鼓声低。孤鸿未老,天边几度徘徊。莫把人情空怨,人情岂惜可怜儿?鸡鸣也、知歌将尽,知我当归。

 

这个词牌有许多地方跟其它慢词调子极其相似,如开头的五句极似凤凰台上忆吹箫,而过片处和结尾又酷似高阳台,事实上此调的节奏也与上述词牌有相似处,即淡雅、舒缓,深沉有致,适合表达较细腻含蓄的意境和主题。

此调并无太多读句,领字句也只有一句(过片后第二句,作14句式,首字宜用去声),在平韵慢词中较为少见。

该调突出的个性特点在两阙中各有一个67言衔接的句式,而且七言句式不能做前三后四的平韵传统套式,这两句长句一句紧似一句,仿佛整个舒缓旋律中忽然飞起的华彩音节,为整个乐章平添了一种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的风韵,也使得这个词牌的表现力得到了更大的扩展。在写作中,这两处长句套接是全篇着力的重点,其它句式和意境与这上下四句的衔接搭配,则是全篇的难点。

顺便谈一下平韵慢词的结尾。稍留意就会发现,平韵慢词结尾以四、四和四、六字句的搭配为最多,通常说来,前者给人的感觉是缓缓行归,一步一回头,后者则倏乎而去,余音缥缈,在写作时也宜把握其中的分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