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泥淖.水鸟.本拿比湖

(2006-05-26 03:19:12)
分类: 散文随笔

 泥淖.水鸟.本拿比湖

 

大温哥华是个由众多“城市”组成的城市群,说是“城市”,其实绝大多数甚至比国内某些大城市的行政区还要小得多,因此号称位于本拿比市郊的本拿比湖,其实不折不扣就在大温的市中心。

从地图上看去,这是个水面宽阔的湖泊,面积之大,绝不亚于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但到了近前方知道,它根本不是什么大湖,甚至算不算湖都大堪质疑。

湖盆很宽阔,湖面却只占很小的部分,其余都是成片的泥淖、沼泽,腐朽的树干,蓬生的水草,杂乱无章地散布在乌黑的泥泞间。湖岸只是若有若无的两道土堤,既无石岸驳砌护堤,也无栏杆围绕湖面,甚至连环湖一圈的小径也遍寻不得。也难怪,这谈不上景致的景致,又何须周遭遍览呢?

一座木质栈桥从岸边直伸向湖心平台,不但无雕饰,甚至连油漆都没有上,踏过这座长长的木桥,来到平台上,俯瞰水面,但见水色深沉,浮草随波,别说清澈见底,便连水里游鱼,也是半条也看不真切的。

一只花花绿绿的野鸭大摇大摆地擦着裤管走过,旁若无人地在桥边摆了个PUSE,然后一个猛子扎进湖里。回头看时,这才发觉桥上岸边,淖中湖面,竟有那么多各色各样的水鸟。

它们中有或灰或绿的野鸭,高大威猛的斑头雁,羽色斑斓的鸳鸯,还有许许多多叫不上名来的鸟儿,或卧或站,或游水或觅食,或独处或群居,有些大鸟甚至带着一大群毛茸茸的小鸟,笃悠悠地在人丛中穿来绕去,浑不在意众目睽睽的关注,和闪光灯、快门的骚扰。

我这才注意到,看似无人打理的本拿比湖,其实处处流露出被精心管理的痕迹。湖水的来源去路都有专用渠道,岸边和桥栏上,都钉满了环保宣传资料,和湖上各类水鸟的详尽介绍,岸边不远处,有隔离开的、专门的人工鸟巢区,甚至乍看上去杂乱无章的淖中腐木,很多也是人工安置,以供水鸟栖息的。

这座湖是地区级公园,不收门票,管理介绍人员却并不缺乏,我去游览时,湖边不远处正举办“亲近自然”展览,吸引了许多孩子及其家长。一些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在湖边往来巡视,并定期采取水样监测,显然,看似并不甚清洁的湖水,水质其实完全在管理者控制之下。

细看岸边简介才恍然大悟:原生湿地是城市的肺,是不可或缺的呼吸器官,若一味好大喜功,迎合“整洁漂亮”的外观需要,把淤泥清尽、泥岸砌石、岸边原生的水草杂树换作整齐栽培的花木,水域和土壤间相互渗透的自然平衡就会被彻底破坏,非但如今无忧无虑生活的水鸟将失去家园,居住在城市里的人类居民也会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

看到这里我不由地又抬头环顾四周:水鸟翔集的湖面,被高大茂密的树林环抱,更远处,高楼广厦,鳞次栉比。

不由想起国内南京城里,90年代被人为填埋的西家大塘,和上海市区那些耗费巨资建起的,用自来水源维系的“城市水景绿地”,比起过去,国内的环境观、绿化观已大有进步,但他们似乎还不懂得,环境是门实实在在地学问,并非看上去美的,就一定是最适宜的。

一只斑头雁的鸣叫打断了我的沉思,看来对于这只鸟儿而言,本拿比湖的环境,不仅是最适宜的,也是最美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