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散文随笔 |
喵喵西游记之完结篇 别了 非洲
终于要走了,尽管这一切来得稍稍有些突然。
商业环境的日趋恶劣,政局的动荡,加上印度汇款人诈骗事件的致命刺激,犹豫数载的老板终于痛下决心:关门,走人。
我是幸运的,轮到第一批撤离;我却又是不幸的,公司五个分店十几个人,怕是没有第二个人比我在非洲的时间更长、对这块炎热土地的感情最深了。
还是九岁罢,第一次接触到法语,无数的前辈就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以后我是要到非洲去的,那是块让你一去便终身难忘的地方。16年后,我第一次踏上非洲的土地,从此那椰树、黄沙,和永远激昂的鼓点,便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虽然遇到过挫折,虽然曾几次离开这里,但冥冥中,仿佛被那鼓点召唤一般,过不多久,总会顽强甚至顽固地再回到那个地方去。
可这一回不同了,这一回,大家都在撤退,中国人、印度人、黎巴嫩人,做金融的,开超市的,卖小商品的,从豪商到小贩,都争先恐后地匆匆作鸟兽散。
没有办法,今年是非洲十年来最大的丰收年,市场却前所未有的凋敝,丰年如此,其它可想,况且,明年又是几个主要国家的大选年,对于黑非洲,大选意味着什么,每个老非洲都心知肚明。
“陶,你要走了么?……不能不走么?”
从客户到运货的苦力都一副恋恋不舍的样子,据他们说,很少有我这样,可以——毋宁说敢于——和他们在一起吃饭的亚洲人,从感情,从利益,他们都不希望我走,更不希望外国人都走,在这些除了矿泉水和瓶装花生,几乎什么工业品也不能生产的国家,外国商家的离去,对政治家而言不过意味着选票的升降,对于这些可怜人,却往往意味着生活状况的急遽恶化。
得知我归期已定,他们很快又平静了,十几年下来,人往人来对于他们而言,就像泻湖每天的潮起潮落一般平常。
“陶,你这些东西也不能都带走,给我们留个纪念罢。”
纪念当然是有的,不过更多还是可以省下几个宝贵的西法罢?可惜一向节俭的我,实在没有多少对他们有用的长物,几双旧鞋,几件旧衣,一台有些毛病的旧手机,很快被他们瓜分一空。
“陶,你已经是我今年送走的第四个人,真是的,我不会说话……”
多哥的女佣搓着手,仿佛感触很深的样子,我登上开往COTONOU的车,笑着向她挥挥手:不必感伤,要知道两天之后,她又要送走我另一个同事了,今后的日子,送别对于她而言,将是最经常的一件事情,直到她送走最后一个中国人,并同时丢掉她宝贵的饭碗为止。
COTONOU,MISSEBO,曾经众商云集、车水马龙的闹市,如今路上几乎可以跑马,稀稀落落的几家商号里,几张所剩无几的熟悉脸孔没精打采地耷拉着:
“陶,你要走了?我们也快了,这生意,没法做……”
印度人,黎巴嫩人,叙利亚人,操着不同腔调的古怪法语,异口同声地叹息着。
“陶哥,回家歇着罢——帮忙?我这里一个月不进货都没关系,还有什么忙好帮的?”
同事坐在落满灰尘的布包上,对我露出一丝苦笑来。
COTONOU的女佣是老熟人了,实际上,她在公司的工龄,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要长。看见久违的我,她似乎很开心,又似乎很失落:
“陶,你是要走了罢,唉,真怀恋当年的日子啊!”
是啊,当年的日子谁不怀恋呢?虽然忙,虽然累,但精神是愉快的,生活是充实的。这样的日子,以后大约还会重现?
临别的时候,她破例地没有索要小费,只是把自己的电话号码,使劲塞在我背包口袋里。
COTONOU的机场已经重建过,里面虽然还是那么乱糟糟的——事实上因为他们在重建时弄坏了空调系统,里面比原先更乱了——,但看上去却体面多了,就像西非今年,这十载难逢的丰年一般。
轻车熟路办好出境手续,刚要出关,却被两个警察拦住了,憨厚的黑脸嘻笑着,手上做着我再熟悉不过的手势。
身上还有最后两千西法,我一下子都掏出来塞过去,他们心满意足地敬礼,离去。
再见,西法,这非洲的钱,还是留给它的主人罢,我无需带走一分一毫,事实上,我从非洲带走的已经够多。
破广播喇叭嗡嗡地嘶叫,开始登机了。
一只黑蚊精灵般袭近,在我的左腕,留下非洲的最后一个印记。
再见了,非洲,远处咚咚的鼓声,已渐渐消逝在茫茫夜幕里,飞机就要起飞了。
再见了,非洲,我想我还会回来的,也许不久,也许很久。
终于要走了,尽管这一切来得稍稍有些突然。
商业环境的日趋恶劣,政局的动荡,加上印度汇款人诈骗事件的致命刺激,犹豫数载的老板终于痛下决心:关门,走人。
我是幸运的,轮到第一批撤离;我却又是不幸的,公司五个分店十几个人,怕是没有第二个人比我在非洲的时间更长、对这块炎热土地的感情最深了。
还是九岁罢,第一次接触到法语,无数的前辈就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以后我是要到非洲去的,那是块让你一去便终身难忘的地方。16年后,我第一次踏上非洲的土地,从此那椰树、黄沙,和永远激昂的鼓点,便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虽然遇到过挫折,虽然曾几次离开这里,但冥冥中,仿佛被那鼓点召唤一般,过不多久,总会顽强甚至顽固地再回到那个地方去。
可这一回不同了,这一回,大家都在撤退,中国人、印度人、黎巴嫩人,做金融的,开超市的,卖小商品的,从豪商到小贩,都争先恐后地匆匆作鸟兽散。
没有办法,今年是非洲十年来最大的丰收年,市场却前所未有的凋敝,丰年如此,其它可想,况且,明年又是几个主要国家的大选年,对于黑非洲,大选意味着什么,每个老非洲都心知肚明。
“陶,你要走了么?……不能不走么?”
从客户到运货的苦力都一副恋恋不舍的样子,据他们说,很少有我这样,可以——毋宁说敢于——和他们在一起吃饭的亚洲人,从感情,从利益,他们都不希望我走,更不希望外国人都走,在这些除了矿泉水和瓶装花生,几乎什么工业品也不能生产的国家,外国商家的离去,对政治家而言不过意味着选票的升降,对于这些可怜人,却往往意味着生活状况的急遽恶化。
得知我归期已定,他们很快又平静了,十几年下来,人往人来对于他们而言,就像泻湖每天的潮起潮落一般平常。
“陶,你这些东西也不能都带走,给我们留个纪念罢。”
纪念当然是有的,不过更多还是可以省下几个宝贵的西法罢?可惜一向节俭的我,实在没有多少对他们有用的长物,几双旧鞋,几件旧衣,一台有些毛病的旧手机,很快被他们瓜分一空。
“陶,你已经是我今年送走的第四个人,真是的,我不会说话……”
多哥的女佣搓着手,仿佛感触很深的样子,我登上开往COTONOU的车,笑着向她挥挥手:不必感伤,要知道两天之后,她又要送走我另一个同事了,今后的日子,送别对于她而言,将是最经常的一件事情,直到她送走最后一个中国人,并同时丢掉她宝贵的饭碗为止。
COTONOU,MISSEBO,曾经众商云集、车水马龙的闹市,如今路上几乎可以跑马,稀稀落落的几家商号里,几张所剩无几的熟悉脸孔没精打采地耷拉着:
“陶,你要走了?我们也快了,这生意,没法做……”
印度人,黎巴嫩人,叙利亚人,操着不同腔调的古怪法语,异口同声地叹息着。
“陶哥,回家歇着罢——帮忙?我这里一个月不进货都没关系,还有什么忙好帮的?”
同事坐在落满灰尘的布包上,对我露出一丝苦笑来。
COTONOU的女佣是老熟人了,实际上,她在公司的工龄,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要长。看见久违的我,她似乎很开心,又似乎很失落:
“陶,你是要走了罢,唉,真怀恋当年的日子啊!”
是啊,当年的日子谁不怀恋呢?虽然忙,虽然累,但精神是愉快的,生活是充实的。这样的日子,以后大约还会重现?
临别的时候,她破例地没有索要小费,只是把自己的电话号码,使劲塞在我背包口袋里。
COTONOU的机场已经重建过,里面虽然还是那么乱糟糟的——事实上因为他们在重建时弄坏了空调系统,里面比原先更乱了——,但看上去却体面多了,就像西非今年,这十载难逢的丰年一般。
轻车熟路办好出境手续,刚要出关,却被两个警察拦住了,憨厚的黑脸嘻笑着,手上做着我再熟悉不过的手势。
身上还有最后两千西法,我一下子都掏出来塞过去,他们心满意足地敬礼,离去。
再见,西法,这非洲的钱,还是留给它的主人罢,我无需带走一分一毫,事实上,我从非洲带走的已经够多。
破广播喇叭嗡嗡地嘶叫,开始登机了。
一只黑蚊精灵般袭近,在我的左腕,留下非洲的最后一个印记。
再见了,非洲,远处咚咚的鼓声,已渐渐消逝在茫茫夜幕里,飞机就要起飞了。
再见了,非洲,我想我还会回来的,也许不久,也许很久。
前一篇:喵喵西游记之特别篇 幻灭
后一篇:天国志之天王本纪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