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小说 |
(五)
天京城内,见王府大殿。
见王洪现元身高还不足四尺,可身上那件绣了八团龙的黄袍,却足有八九尺长,从他
高倨的宝座上,一直拖到脚前那五六级台阶的最下一级。
“到底是天王的亲侄儿,这龙袍上,连半个补丁都找不到,只是这般长,如何走得路。。。。。”
酸天义熊有方俯伏在阶下,不敢抬头,只是时不时用眼角瞥一眼直拖到自己脑袋前的龙袍下摆,心里不时这样嘀咕着。
“哎唷!”
他左腿忽地一疼,却是被跪在一边的贡王梁凤超偷偷掐了一把。
熊有方登时清醒:X个龟孙,熊有方啊熊有方,你泅水偷渡,连夜游进这天京围城,是看西洋景来了么?
“小卑爵梁凤超、熊有方跪禀见王显千岁千岁千千岁殿下,昨日洋轮船来朝,小卑爵等本当将所载各项悉数解京,只缘残妖炮船作怪,过江不得,小卑职等无奈,冒百死夤夜潜渡入朝,因夹带不便,只携得数件,望千岁海量恕罪!”
熊有方不敢抬头,慌忙双手高举,把一个托盘高高擎过头顶:
“拖尾风琴两只,水晶壳金洋表四只,洋酒。。。。。。”
“罢了罢了,”见王稚嫩的语声里透着几分没耐烦:“托天父天兄看顾,这些物事,本藩府里却也不少,你们两个起来罢,这般攀谈,实是气闷得很。”
见两人谢恩站起,他忽地拍手大笑起来,仿佛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东西:
“嘻嘻,贡王弟,尔这龙袍如何才及膝盖?这衣袖却也遮不得手肘,无钱使么?”
梁凤超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嗫喏道:
“这个。。。。。。禀殿下,小卑爵等二人自洲上扮作渔夫,泅水入朝,冠服未备,是以。。。。。。。”
见王恍然大悟,拍手笑着跳起来,却被那长长的龙袍下摆险些绊了个趔趄,急忙又坐回去:
“是了是了,尔这龙袍,乃借朝内不知哪位王弟的,只是如今天朝王爵,多至数百,尔便借,也借身合适的才好。”
“千岁见教得是,见教得是。。。。。。”梁凤超恐这十一岁的千岁话题扯开便再收束不住,忙截住了话头:“小卑爵适才入得千岁天府,见内外殿宇,堂皇壮丽,实是无以复加。。。。。。”
“什么无以复加,嘻嘻,”见王口里嗔着,眼睛却笑成了一条线:“元王兄、长王兄(1)的天府都阔得多呢!咦?本藩尝托那洋船采办南洋坚木,如何,已在洲上否?”
梁凤超略一沉吟,熊有方急忙接口道:
“禀千岁,南洋坚木的已上洲,只因残妖炮船猖獗,是以。。。。。。”
“混帐物件!”见王咆哮着,紧捏的小拳头,不住捶打着雕龙饰凤的几案:“梁凤超、熊有方,尔二人都管带过天朝水师,如何,天父主张,天兄担当,天兵天将,多过于水,便江上小小残妖炮船,也驱除不得么?”
二人急忙跪下,连连顿首:
“殿下恕罪!妖船大,天朝船小,须驱除不得。。。。。。”
见王怒气稍息:
“如此么,须怪不得尔,尔二人起来罢!既是天朝船小,本藩命尔等速造大船,实力驱除残妖,好教本藩采办的宝物早些入京来!”
熊有方的呼吸都有些促迫了:
“禀千岁,洲上便有好匠工,造得拖罟大船,倘此船造成,荡灭残妖,指日可待。”
见王小脸一板:
“混帐物件!既有良匠,如何不早造?”
“禀千岁,”梁凤超不紧不慢地说道:“这拖罟大船,须有坚木为龙骨,方能造成,如今清妖围城,京外圣兵,处处胜守,这坚木么。。。。。。”
见王长袖一抖,忽地冷笑一声:
“尔二人好大胆子!本藩已知道,尔等此番聒噪,图谋的无非本藩那些。。。。。。”
熊有方陡地惊出一身冷汗,一时张口结舌,竟说不出话来;梁凤超却神色怡然,依旧缓缓禀道:
“千岁天生禀赋,自是算无遗策,小卑职等这些促迫念头,如何瞒得千岁过,又如何敢瞒千岁?”
见王神色渐和:“算尔识得好歹,讲下去,讲下去!”
“千岁如此智慧,自然晓得覆巢完卵的道理。。。。。。”
“本藩晓得,本藩如何不晓得?”见王不待他说完便急忙打断道:“嗯,那个,贡王弟,什么便是‘覆巢完卵’呢?”
梁凤超心里长叹一声,脸上却愈发恭谨了:
“禀千岁,这覆巢完卵的道理,便是说这天国好比鸟窝,千岁和小卑职等都好比鸟蛋,若是战船造不成,清妖逐不退,鸟窝若翻了,这鸟蛋不也、不也。。。。。。”
他一面说,一面偷眼瞥着宝座上的见王。虽说是十一岁的小孩子,但他的神态举止,时而仿佛不过七八岁光景,时而又老气横秋,仿佛三四十岁的成年人。
见王此刻便像极了三四十岁的成年人,托着腮坐着,不动,也不说话。
他忽地一瞪眼,转瞬又笑出声来,一下又回到七八岁的光景:
“贡王弟,尔好没计较,尔等像鸟蛋,本藩也像鸟蛋么?”
“这、千岁恕罪。。。。。。”
“也罢,本藩大人大量,也不来怪尔等,尔等欲用本藩的坚木,欲造尔的大船,本藩便写挥条,由得尔等去造好了。”
二人喜出望外,急忙跪倒谢恩:
“千岁烛照千里,堪为众臣楷模。。。。。。”
见王白了二人一眼:
“磕什么头?本藩说完了么?”
二人一愣:
“千岁,这。。。。。。”
见王又嘻嘻笑了:
“前月巨王兄(2)自芜湖胜守,带得一包豆腐干儿送与本藩,叫做甚‘采石干’,闻得这采石干系唐玄侯(3)时一个大诗人李太白造的,这李太白善能写诗,干王(4)说过,他的诗比起我主天王的圣诗,却也差得不太多,如此好物事,本藩却没吃得过瘾,尔等用本藩坚木,须送我两大包采石干,还本藩这大人情方可。”
二人大惊,齐声禀道:
“禀千岁,这采石干惟采石矶方产,且当日购得,过更即不可食,如今采石矶已陷妖手,江上炮船密布,岸上处处泥窟(5),如何。。。。。。”
见王脸色顿变:
“本藩不管不管!七日内若得不到此采石干,本藩便收回坚木修本藩的王府!坚木过不得江,本藩便在尔九袱洲上修!”
“这、千岁,九袱洲上,修不得的。。。。。。”
见王一跺脚,险些踩烂了长长的龙袍下摆:
“如何修不得?这天下姓洪,九袱洲姓洪,坚木圣兵,俱都姓洪,本藩说修得,便修得!”
高倨的宝座上,一直拖到脚前那五六级台阶的最下一级。
“到底是天王的亲侄儿,这龙袍上,连半个补丁都找不到,只是这般长,如何走得路。。。。。”
酸天义熊有方俯伏在阶下,不敢抬头,只是时不时用眼角瞥一眼直拖到自己脑袋前的龙袍下摆,心里不时这样嘀咕着。
“哎唷!”
他左腿忽地一疼,却是被跪在一边的贡王梁凤超偷偷掐了一把。
熊有方登时清醒:X个龟孙,熊有方啊熊有方,你泅水偷渡,连夜游进这天京围城,是看西洋景来了么?
“小卑爵梁凤超、熊有方跪禀见王显千岁千岁千千岁殿下,昨日洋轮船来朝,小卑爵等本当将所载各项悉数解京,只缘残妖炮船作怪,过江不得,小卑职等无奈,冒百死夤夜潜渡入朝,因夹带不便,只携得数件,望千岁海量恕罪!”
熊有方不敢抬头,慌忙双手高举,把一个托盘高高擎过头顶:
“拖尾风琴两只,水晶壳金洋表四只,洋酒。。。。。。”
“罢了罢了,”见王稚嫩的语声里透着几分没耐烦:“托天父天兄看顾,这些物事,本藩府里却也不少,你们两个起来罢,这般攀谈,实是气闷得很。”
见两人谢恩站起,他忽地拍手大笑起来,仿佛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东西:
“嘻嘻,贡王弟,尔这龙袍如何才及膝盖?这衣袖却也遮不得手肘,无钱使么?”
梁凤超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嗫喏道:
“这个。。。。。。禀殿下,小卑爵等二人自洲上扮作渔夫,泅水入朝,冠服未备,是以。。。。。。。”
见王恍然大悟,拍手笑着跳起来,却被那长长的龙袍下摆险些绊了个趔趄,急忙又坐回去:
“是了是了,尔这龙袍,乃借朝内不知哪位王弟的,只是如今天朝王爵,多至数百,尔便借,也借身合适的才好。”
“千岁见教得是,见教得是。。。。。。”梁凤超恐这十一岁的千岁话题扯开便再收束不住,忙截住了话头:“小卑爵适才入得千岁天府,见内外殿宇,堂皇壮丽,实是无以复加。。。。。。”
“什么无以复加,嘻嘻,”见王口里嗔着,眼睛却笑成了一条线:“元王兄、长王兄(1)的天府都阔得多呢!咦?本藩尝托那洋船采办南洋坚木,如何,已在洲上否?”
梁凤超略一沉吟,熊有方急忙接口道:
“禀千岁,南洋坚木的已上洲,只因残妖炮船猖獗,是以。。。。。。”
“混帐物件!”见王咆哮着,紧捏的小拳头,不住捶打着雕龙饰凤的几案:“梁凤超、熊有方,尔二人都管带过天朝水师,如何,天父主张,天兄担当,天兵天将,多过于水,便江上小小残妖炮船,也驱除不得么?”
二人急忙跪下,连连顿首:
“殿下恕罪!妖船大,天朝船小,须驱除不得。。。。。。”
见王怒气稍息:
“如此么,须怪不得尔,尔二人起来罢!既是天朝船小,本藩命尔等速造大船,实力驱除残妖,好教本藩采办的宝物早些入京来!”
熊有方的呼吸都有些促迫了:
“禀千岁,洲上便有好匠工,造得拖罟大船,倘此船造成,荡灭残妖,指日可待。”
见王小脸一板:
“混帐物件!既有良匠,如何不早造?”
“禀千岁,”梁凤超不紧不慢地说道:“这拖罟大船,须有坚木为龙骨,方能造成,如今清妖围城,京外圣兵,处处胜守,这坚木么。。。。。。”
见王长袖一抖,忽地冷笑一声:
“尔二人好大胆子!本藩已知道,尔等此番聒噪,图谋的无非本藩那些。。。。。。”
熊有方陡地惊出一身冷汗,一时张口结舌,竟说不出话来;梁凤超却神色怡然,依旧缓缓禀道:
“千岁天生禀赋,自是算无遗策,小卑职等这些促迫念头,如何瞒得千岁过,又如何敢瞒千岁?”
见王神色渐和:“算尔识得好歹,讲下去,讲下去!”
“千岁如此智慧,自然晓得覆巢完卵的道理。。。。。。”
“本藩晓得,本藩如何不晓得?”见王不待他说完便急忙打断道:“嗯,那个,贡王弟,什么便是‘覆巢完卵’呢?”
梁凤超心里长叹一声,脸上却愈发恭谨了:
“禀千岁,这覆巢完卵的道理,便是说这天国好比鸟窝,千岁和小卑职等都好比鸟蛋,若是战船造不成,清妖逐不退,鸟窝若翻了,这鸟蛋不也、不也。。。。。。”
他一面说,一面偷眼瞥着宝座上的见王。虽说是十一岁的小孩子,但他的神态举止,时而仿佛不过七八岁光景,时而又老气横秋,仿佛三四十岁的成年人。
见王此刻便像极了三四十岁的成年人,托着腮坐着,不动,也不说话。
他忽地一瞪眼,转瞬又笑出声来,一下又回到七八岁的光景:
“贡王弟,尔好没计较,尔等像鸟蛋,本藩也像鸟蛋么?”
“这、千岁恕罪。。。。。。”
“也罢,本藩大人大量,也不来怪尔等,尔等欲用本藩的坚木,欲造尔的大船,本藩便写挥条,由得尔等去造好了。”
二人喜出望外,急忙跪倒谢恩:
“千岁烛照千里,堪为众臣楷模。。。。。。”
见王白了二人一眼:
“磕什么头?本藩说完了么?”
二人一愣:
“千岁,这。。。。。。”
见王又嘻嘻笑了:
“前月巨王兄(2)自芜湖胜守,带得一包豆腐干儿送与本藩,叫做甚‘采石干’,闻得这采石干系唐玄侯(3)时一个大诗人李太白造的,这李太白善能写诗,干王(4)说过,他的诗比起我主天王的圣诗,却也差得不太多,如此好物事,本藩却没吃得过瘾,尔等用本藩坚木,须送我两大包采石干,还本藩这大人情方可。”
二人大惊,齐声禀道:
“禀千岁,这采石干惟采石矶方产,且当日购得,过更即不可食,如今采石矶已陷妖手,江上炮船密布,岸上处处泥窟(5),如何。。。。。。”
见王脸色顿变:
“本藩不管不管!七日内若得不到此采石干,本藩便收回坚木修本藩的王府!坚木过不得江,本藩便在尔九袱洲上修!”
“这、千岁,九袱洲上,修不得的。。。。。。”
见王一跺脚,险些踩烂了长长的龙袍下摆:
“如何修不得?这天下姓洪,九袱洲姓洪,坚木圣兵,俱都姓洪,本藩说修得,便修得!”
梁凤超和熊有方已回到九袱洲上,虽说清兵加强了巡江的兵力,但二人却还是半点油皮也没损到,只梁凤超抱着的浮葫芦,被洋枪打穿了两个不大不小的圆孔。
船厂席蓬外的参护已撤去了,许丞相顾不得笑出声来,忙扯着老根一班人,锯木方,安龙骨,热火朝天地忙活开了。
船厂席蓬外的参护已撤去了,许丞相顾不得笑出声来,忙扯着老根一班人,锯木方,安龙骨,热火朝天地忙活开了。
“清妖炮船巡江,越来越上心了,采石峭壁临江,岸上便是龙潭虎穴,唉,怎生去得!”
石垒上,何得金枕着刀鞘,听着船厂方向乒乓不绝的劳作声,不由得锁紧了眉头。
“哎哎,泥鳅哥,你叔号称天朝第一船匠,不知这七天里,可造得成大船?若造得成,我们开上大船,架上大炮,这一下子不就。。。。。。”
“耍嘛子开心?七天?我老叔又不是东海龙王。。。。。。”他忽地脸色发白,急忙住口,一双失措的牛铃大眼,紧张地望向不远处的熊有方(6)。
熊有方抱膝坐在铜炮边,嘴里咬着根芦苇杆儿,部下们适才都说了些什么,他仿佛半句也没听见似的。
“七天,七天,便是龙潭虎穴,也须上这采石矶去!”
石垒上,何得金枕着刀鞘,听着船厂方向乒乓不绝的劳作声,不由得锁紧了眉头。
“哎哎,泥鳅哥,你叔号称天朝第一船匠,不知这七天里,可造得成大船?若造得成,我们开上大船,架上大炮,这一下子不就。。。。。。”
“耍嘛子开心?七天?我老叔又不是东海龙王。。。。。。”他忽地脸色发白,急忙住口,一双失措的牛铃大眼,紧张地望向不远处的熊有方(6)。
熊有方抱膝坐在铜炮边,嘴里咬着根芦苇杆儿,部下们适才都说了些什么,他仿佛半句也没听见似的。
“七天,七天,便是龙潭虎穴,也须上这采石矶去!”
注释:
1、元王为洪科元,洪仁发第三子;长王为洪瑞元,洪仁发第四子,都是十岁刚刚出头的小孩子;
2、巨王:洪和元,洪仁发长子,时年二十余岁,曾守皖南运漕镇等处,旋弃守逃遁,系洪仁发、洪仁达诸子中唯一曾经领兵出京作战者;
3、唐玄侯:天王不许前代帝王称帝称王,于是唐玄宗被贬为唐玄侯,梁惠王更被贬为梁惠相;
4、干王:洪仁玕,天王堂弟,早岁与天王同拜上帝,同赴罗孝全处学习,金田起义时在乡未参加,逃亡香港,撰文为洪秀全鼓吹,己未九年辗转入天京,不到一月便封王,加军师,总理朝政,曾撰《资政新篇》等,希望变法,但不久即妥协,着力于神化天王父子,和削弱异姓诸王的实力;天京陷落时在湖州,迎幼天王入城,旋弃城拥护幼天王入江西,在石城因疏于防备,被清军偷袭,全军覆没被俘,迟于幼天王数日,被凌迟处死于南昌;
5、泥窟:天国对清军营盘的贬称;
6、天王曾经贬东海龙王为妖,泥鳅失口而出东海龙王四字,按天朝律法是死罪。
1、
2、
3、
4、
5、
6、
黎明,采石矶外江面。
一队红单船蹒跚着溯江而上,朝霞从云缝里洒下,江面、船帆、甲板、炮位,以及甲板炮位上伸着懒腰的绿营水兵们的脸上身上,都被染上了一抹鲜亮的色彩。
“契公,南岸格峭壁,就系有名格采石矶?”
头船的后梢上,一个年少的水手揉着惺忪的睡眼,不住张望着南岸如削的陡壁。
契公懒洋洋地靠在舵楼上,双足勾着舵杆,嘴里噙了根烟袋杆儿,含混不清地说着:
“系呀,细仔,你毋知?有名格李太白,就系八月十五,在这采石矶醉酒,跳进大江捉月淹死。过采石往西,还有东梁、西梁、彭郎、小姑、石钟,名胜多至数也数毋清!”
“某要睇!某要睇!”细仔拍手笑道!
一个水手没好气地白了细仔一眼:
“细仔,你如何睇?曾制台已颁严谕,水师巡江,拖罟不可过银岛(1),红单不可过采石,违令者格杀毋论,您要睇彭郎、小姑,梦里问周公去寻!”
“格系为何?烂眼哥,你好讲讲?”
烂眼哥烂眼一翻,正待开口,却听见上游方向一声号炮响,旋即海螺声大作。细仔一惊,急跳起来想看个究竟,无如身材矮小,人又在船尾,不论如何使劲蹦跳,却仍是只看得自家船上的蓬帆桅杆。
契公仿佛早已见怪不怪,吸了口烟,慢悠悠地道:
“毋跳毋跳,彭军门(2)拖罟拦江,毋许某红单过矶,您听好,毋多一刻,都司大人便要下令转棹回程去者。”
“契公,你毋讲格!”烂眼哥不耐烦地打断契公的话:“湖南仔讲某绿营红单系广东烂仔,系奸民,某便归去困觉,江上长毛,留把他湖南仔去打好格,某丢!”他忽然觉得烟瘾有些发作,打了个大哈欠,懒洋洋地走开了。
“呜~~”自家桅杆顶上海螺声响起,果然是都司转舵回程的号令。
“毋事,毋事,”契公一面手脚利索地拨转船舵,一面安慰着细仔:“回营登岸,契公领你饮茶睇靓女哉!”
细仔无可奈何地摇摇头,一双眼睛,兀自恋恋不舍地盯着船尾飞逝而去的两岸青山。
谁也没有注意到,就在红单转舵的当儿,两条黑乎乎的人影,悄没声息地从头船尾后拖着的舢板底下潜出,很快便游得不见了踪影。
“契公,南岸格峭壁,就系有名格采石矶?”
头船的后梢上,一个年少的水手揉着惺忪的睡眼,不住张望着南岸如削的陡壁。
契公懒洋洋地靠在舵楼上,双足勾着舵杆,嘴里噙了根烟袋杆儿,含混不清地说着:
“系呀,细仔,你毋知?有名格李太白,就系八月十五,在这采石矶醉酒,跳进大江捉月淹死。过采石往西,还有东梁、西梁、彭郎、小姑、石钟,名胜多至数也数毋清!”
“某要睇!某要睇!”细仔拍手笑道!
一个水手没好气地白了细仔一眼:
“细仔,你如何睇?曾制台已颁严谕,水师巡江,拖罟不可过银岛(1),红单不可过采石,违令者格杀毋论,您要睇彭郎、小姑,梦里问周公去寻!”
“格系为何?烂眼哥,你好讲讲?”
烂眼哥烂眼一翻,正待开口,却听见上游方向一声号炮响,旋即海螺声大作。细仔一惊,急跳起来想看个究竟,无如身材矮小,人又在船尾,不论如何使劲蹦跳,却仍是只看得自家船上的蓬帆桅杆。
契公仿佛早已见怪不怪,吸了口烟,慢悠悠地道:
“毋跳毋跳,彭军门(2)拖罟拦江,毋许某红单过矶,您听好,毋多一刻,都司大人便要下令转棹回程去者。”
“契公,你毋讲格!”烂眼哥不耐烦地打断契公的话:“湖南仔讲某绿营红单系广东烂仔,系奸民,某便归去困觉,江上长毛,留把他湖南仔去打好格,某丢!”他忽然觉得烟瘾有些发作,打了个大哈欠,懒洋洋地走开了。
“呜~~”自家桅杆顶上海螺声响起,果然是都司转舵回程的号令。
“毋事,毋事,”契公一面手脚利索地拨转船舵,一面安慰着细仔:“回营登岸,契公领你饮茶睇靓女哉!”
细仔无可奈何地摇摇头,一双眼睛,兀自恋恋不舍地盯着船尾飞逝而去的两岸青山。
谁也没有注意到,就在红单转舵的当儿,两条黑乎乎的人影,悄没声息地从头船尾后拖着的舢板底下潜出,很快便游得不见了踪影。
太阳已经有两竿子高了,从采石矶的陡壁望下去,一江湛湛,拖罟、红单,都已化作几个米粒大小的黑点。
熊有方和泥鳅一身湿淋淋的黑衣,猫在一块巨石下,一面拧水,一面大口喘着粗气。
“X个龟孙,日头王,照万方(3),照来照去,照得老子太阳底下晒晒衣服都怕丢了脑壳了!”
泥鳅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打开纸包,拿出块泡烂的菜饼子——那可是熊小麻他们几个勒了好几天裤腰带抠出来的一点点干粮——,掰了一小块,又赶紧细细包好,小心翼翼地重又揣回了怀里,一边忙活,一边忍不住轻声嘟囔着。
“泥鳅,莫乱讲!”熊有方瞪了他一眼:“能活着上这采石,便算得天父看顾了,你不见这江上岸上,多少残妖炮船泥窟?”他忽地笑了笑:“这得金,从没到过采石,却晓得借着红单妖船的力,读过妖书的人,便是比你我老粗高明些。”
“高明便算他高明,”泥鳅把手里那小块菜饼子又掰作两半,把稍大的一半递给熊有方:“熊哥,先垫垫肚子——便如何高明,却还是偷鸡摸狗,见不得光明一般,癸好三年,天军从武昌下江南,三十四日进天京,岸上、江上,船帆、旗子,把天都遮去了一半,那当儿的威风。。。。。。哎,熊哥,不是有首歌儿唱得便是翼王打采石,如何唱的?”
熊有方疲惫的脸上也仿佛一下多了些神采,轻轻哼唱起来:
“‘一炮落下水,炸开丹阳湖;一将登采石,攻破城当涂;不是城豆腐,人是铁丈夫。。。。。。’那当儿,翼王五千岁便坐的许叔的船罢?记得甲寅四年,五千岁自天军西上安庆,闻得此歌,笑道‘莫如此唱,莫如此唱,非有千条战船,几万圣兵,本主将便是三头六臂,如何登得此天险?’”
泥鳅黯然道:
“这才几年啊,战船没了,水师没了,连安庆也。。。。。。熊哥,你可晓得五千岁如今何处去了?”
“我如何得知!”熊有方摇摇头:“泥鳅,听老哥一句,且莫管旁人,你我弟兄,只顾寻得采石干回转,造出战船,也好与残妖大战。。。。。。”他忽地神色一变:“伏低些,有人来!”
两人急忙缩在巨石后,便听得脚步声由远而近,径自走到二人头顶处停下,旋即一阵歙歙索索,一股腥臭的尿水劈头浇下。
“X个龟孙!”泥鳅被尿淋得一头一脸,不由得火气,长身拔刀,纵身便跳了出去。
“莫伤了外小(4)!”
熊有方急忙也跟着纵出,一把拖住泥鳅,定睛看时,却见地上半捆湿柴,一个六十多岁的敝衣老者跌坐在柴捆边,裤腰带散着,一脸的惊惶错愕。
“老丈莫怕,我等是天。。。。。。许老四,原来是你!”
那老汉也已挣扎着爬起来:
“熊、熊老爷,你、你。。。。。。”
这许老四原本住在和州城外许家村,熊有方还是酸天福的时候驻军村里,为了收门牌税(5),曾经和他一家人激烈地争吵过一番。
“你们、你们这算哪朝哪代的王法?才四个月功夫,便换了三个长官,每换一个就要换一次门牌,收一回门牌税,我们小门小户,如何付得出?”
泥鳅还记得那时许老四便是怒吼着,乞求着,哀号着,翻来覆去着这样一句话,他更记得便是自己一把抢过老人紧攥着的半吊铜钱,还把他推了个趔趄。
熊有方和泥鳅对望了一眼,不约而同地握紧了刀柄,又不约而同地松开了:不能啊,错了一次也罢了,还能再错下去么?
“许老四,你莫怕,天父在上,我兄弟必不害你性命,你回去,说与不说,都随得你。”
许老四刚颤颤巍巍地立直身子,闻得熊有方此言,登时气得满脸通红,白须乱飞:
“你们两个怎么说话呢?把我许老四当什么人了?我报官害你们作甚!”
“你、难道。。。。。。”
两人面面相觑,都有些诧异。
许老四笑了:
“你们抢我铜钱我自然光火,太平,太平,便如此的太平么?可熊老爷,就是那天罢,你队里一个弟兄趁乱偷拿了我儿媳一个银钗,你即刻鸣鼓集众,把那弟兄当众审理明白,就地正法,后来你们打仗,几番从村子里过,不论胜败,再无一人,敢妄取民间一草一木。熊老爷啊,说我不生你们的气,是假话,可这苛捐杂税,你们有,官兵也有,但说到军纪,官兵和你们相比,简直就是一群禽兽了,唉!”
他的脸色渐渐阴郁了下去:“你们不知道,自官兵来后,烧抢淫掳,无恶不作,我家房子叫他们给拆了去修营盘,儿子给抓差修卡,摔死在崖下,儿媳也给这帮混蛋逼死了,只剩我老汉一人,流落到这里,你们说,你们说,我是该恨你们,还是该恨官兵呢?”
泥鳅听毕,长吁了一口气,熊有方却惭愧地低下头去:
“许老四,你莫再讲了,残妖作恶是其本性,我天朝官兵如此扰民,实是无颜对众乡亲了。”
许老四望望二人身上:
“熊老爷莫如此讲,小老儿适才还害得二位。。。。。。对了,如今风声这般紧,这沿江几百里,到处是官兵的炮卡,你二位冒险上矶,定是有什么大事罢?”
“我也不瞒你,我二人冒如此风险,是为了两包采石干而来。”
熊有方沉吟半晌,这才缓缓道出了原委。
“难,难哪!”许老四听毕,为难地挠了挠头皮:“不瞒二位,自官兵占了这里,终日骚扰,又到处设卡子,收厘金(6),这大小商贩,歇业的歇业,搬家的搬家,早就剩不得几家,采石干是小本买卖,更经不得折腾,这不,镇上一共一十三家做这营生的,如今关张得一家不剩了。”
二人闻言,脸色登时都变了:
“许老四,这采石干关乎我天国江山社稷的运数,你老行行好,千万帮我弟兄想个办法,将来一统太平之日,必奏明我主天王。。。。。。”
许老四连连摆手:“别别别,你们别急,让小老儿想想,想想。。。。。。你们那,以后回来,少给我们老百姓添堵也就谢天谢地了,别的咱也不敢指望。。。。。。对了对了,柴老实,柴老实会做这活计,和我最好,我便去找他,便去找他!”
“这。。。。。。他能答应么?”泥鳅问道。
“当然,当然,慢说我和他的交情,他当初饿馁,全靠你们长毛粥厂活命,他老婆寻短见跳河,也还是长毛给救上来的。”
熊有方沉思片刻,抬起头来:“这样罢,泥鳅留下,许老四,我和你去一趟。”
许老四连连摆手:“不行不行,路上光卡子就有三处,你们这一脑袋长毛。。。。。。你两个好汉不怕死,小老儿我还是怕的。”
熊有方和泥鳅一身湿淋淋的黑衣,猫在一块巨石下,一面拧水,一面大口喘着粗气。
“X个龟孙,日头王,照万方(3),照来照去,照得老子太阳底下晒晒衣服都怕丢了脑壳了!”
泥鳅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打开纸包,拿出块泡烂的菜饼子——那可是熊小麻他们几个勒了好几天裤腰带抠出来的一点点干粮——,掰了一小块,又赶紧细细包好,小心翼翼地重又揣回了怀里,一边忙活,一边忍不住轻声嘟囔着。
“泥鳅,莫乱讲!”熊有方瞪了他一眼:“能活着上这采石,便算得天父看顾了,你不见这江上岸上,多少残妖炮船泥窟?”他忽地笑了笑:“这得金,从没到过采石,却晓得借着红单妖船的力,读过妖书的人,便是比你我老粗高明些。”
“高明便算他高明,”泥鳅把手里那小块菜饼子又掰作两半,把稍大的一半递给熊有方:“熊哥,先垫垫肚子——便如何高明,却还是偷鸡摸狗,见不得光明一般,癸好三年,天军从武昌下江南,三十四日进天京,岸上、江上,船帆、旗子,把天都遮去了一半,那当儿的威风。。。。。。哎,熊哥,不是有首歌儿唱得便是翼王打采石,如何唱的?”
熊有方疲惫的脸上也仿佛一下多了些神采,轻轻哼唱起来:
“‘一炮落下水,炸开丹阳湖;一将登采石,攻破城当涂;不是城豆腐,人是铁丈夫。。。。。。’那当儿,翼王五千岁便坐的许叔的船罢?记得甲寅四年,五千岁自天军西上安庆,闻得此歌,笑道‘莫如此唱,莫如此唱,非有千条战船,几万圣兵,本主将便是三头六臂,如何登得此天险?’”
泥鳅黯然道:
“这才几年啊,战船没了,水师没了,连安庆也。。。。。。熊哥,你可晓得五千岁如今何处去了?”
“我如何得知!”熊有方摇摇头:“泥鳅,听老哥一句,且莫管旁人,你我弟兄,只顾寻得采石干回转,造出战船,也好与残妖大战。。。。。。”他忽地神色一变:“伏低些,有人来!”
两人急忙缩在巨石后,便听得脚步声由远而近,径自走到二人头顶处停下,旋即一阵歙歙索索,一股腥臭的尿水劈头浇下。
“X个龟孙!”泥鳅被尿淋得一头一脸,不由得火气,长身拔刀,纵身便跳了出去。
“莫伤了外小(4)!”
熊有方急忙也跟着纵出,一把拖住泥鳅,定睛看时,却见地上半捆湿柴,一个六十多岁的敝衣老者跌坐在柴捆边,裤腰带散着,一脸的惊惶错愕。
“老丈莫怕,我等是天。。。。。。许老四,原来是你!”
那老汉也已挣扎着爬起来:
“熊、熊老爷,你、你。。。。。。”
这许老四原本住在和州城外许家村,熊有方还是酸天福的时候驻军村里,为了收门牌税(5),曾经和他一家人激烈地争吵过一番。
“你们、你们这算哪朝哪代的王法?才四个月功夫,便换了三个长官,每换一个就要换一次门牌,收一回门牌税,我们小门小户,如何付得出?”
泥鳅还记得那时许老四便是怒吼着,乞求着,哀号着,翻来覆去着这样一句话,他更记得便是自己一把抢过老人紧攥着的半吊铜钱,还把他推了个趔趄。
熊有方和泥鳅对望了一眼,不约而同地握紧了刀柄,又不约而同地松开了:不能啊,错了一次也罢了,还能再错下去么?
“许老四,你莫怕,天父在上,我兄弟必不害你性命,你回去,说与不说,都随得你。”
许老四刚颤颤巍巍地立直身子,闻得熊有方此言,登时气得满脸通红,白须乱飞:
“你们两个怎么说话呢?把我许老四当什么人了?我报官害你们作甚!”
“你、难道。。。。。。”
两人面面相觑,都有些诧异。
许老四笑了:
“你们抢我铜钱我自然光火,太平,太平,便如此的太平么?可熊老爷,就是那天罢,你队里一个弟兄趁乱偷拿了我儿媳一个银钗,你即刻鸣鼓集众,把那弟兄当众审理明白,就地正法,后来你们打仗,几番从村子里过,不论胜败,再无一人,敢妄取民间一草一木。熊老爷啊,说我不生你们的气,是假话,可这苛捐杂税,你们有,官兵也有,但说到军纪,官兵和你们相比,简直就是一群禽兽了,唉!”
他的脸色渐渐阴郁了下去:“你们不知道,自官兵来后,烧抢淫掳,无恶不作,我家房子叫他们给拆了去修营盘,儿子给抓差修卡,摔死在崖下,儿媳也给这帮混蛋逼死了,只剩我老汉一人,流落到这里,你们说,你们说,我是该恨你们,还是该恨官兵呢?”
泥鳅听毕,长吁了一口气,熊有方却惭愧地低下头去:
“许老四,你莫再讲了,残妖作恶是其本性,我天朝官兵如此扰民,实是无颜对众乡亲了。”
许老四望望二人身上:
“熊老爷莫如此讲,小老儿适才还害得二位。。。。。。对了,如今风声这般紧,这沿江几百里,到处是官兵的炮卡,你二位冒险上矶,定是有什么大事罢?”
“我也不瞒你,我二人冒如此风险,是为了两包采石干而来。”
熊有方沉吟半晌,这才缓缓道出了原委。
“难,难哪!”许老四听毕,为难地挠了挠头皮:“不瞒二位,自官兵占了这里,终日骚扰,又到处设卡子,收厘金(6),这大小商贩,歇业的歇业,搬家的搬家,早就剩不得几家,采石干是小本买卖,更经不得折腾,这不,镇上一共一十三家做这营生的,如今关张得一家不剩了。”
二人闻言,脸色登时都变了:
“许老四,这采石干关乎我天国江山社稷的运数,你老行行好,千万帮我弟兄想个办法,将来一统太平之日,必奏明我主天王。。。。。。”
许老四连连摆手:“别别别,你们别急,让小老儿想想,想想。。。。。。你们那,以后回来,少给我们老百姓添堵也就谢天谢地了,别的咱也不敢指望。。。。。。对了对了,柴老实,柴老实会做这活计,和我最好,我便去找他,便去找他!”
“这。。。。。。他能答应么?”泥鳅问道。
“当然,当然,慢说我和他的交情,他当初饿馁,全靠你们长毛粥厂活命,他老婆寻短见跳河,也还是长毛给救上来的。”
熊有方沉思片刻,抬起头来:“这样罢,泥鳅留下,许老四,我和你去一趟。”
许老四连连摆手:“不行不行,路上光卡子就有三处,你们这一脑袋长毛。。。。。。你两个好汉不怕死,小老儿我还是怕的。”
“熊哥,你说,这许老四信得过么?”
望着许老四佝偻着远去的背影,泥鳅咽了口菜饼子,不放心地问道。
“不知道,信得过信不过都得信,我们还有别的法子么?”
熊有方裹着已经半干的衣服,面色平静地躺在巨石后,仰望着天上的浮云。
望着许老四佝偻着远去的背影,泥鳅咽了口菜饼子,不放心地问道。
“不知道,信得过信不过都得信,我们还有别的法子么?”
熊有方裹着已经半干的衣服,面色平静地躺在巨石后,仰望着天上的浮云。
注释:
1、曾制台:清两江总督曾国藩;银岛:在镇江,当时英国领事馆所在地;
2、彭军门:彭玉麟,湘军水师大将,当时任长江提督、兵部右侍郎;
3、日头王,照万方:洪秀全自称是太阳,所以如此说;
4、外小:太平军对百姓的称呼;
5、门牌:天国对境内城乡每家每户都要求张挂门牌,并收取门牌税,后期因财政困难,往往浮收,有些地方甚至换一个长官就换一次门牌,收一次税,民怨甚大;
6、厘金:清方为解决军费不足问题,允许将领在防区内自行设卡,对过往商人收取厘金,此弊政自1853年雷以諴在扬州仙女庙始作俑,至民国时方废除,严重影响了商业的发展,并加速了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