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国志之吴如孝梁立泰谢锦章覃熙章列传 下

(2006-03-10 02:11:11)
分类: 天国志
八月初五日,如孝、得树克盱眙明光镇,败清总兵张得胜;初十日,再破张得胜,克盱眙不守,进迫三河衡阳;十六日,再战得胜及副将格洪额于盱眙,不利,如孝裹伤而退。胜保旋以大捷,阵斩如孝奏闻清帝。
 
是岁冬,伤渐愈,以天京围益急,诏如孝入援。庚申十年三月,太平军大破江南大营于天京城外,如孝与英王陈玉成、靖东主将刘瑲琳当西路,自江宁镇攻头关、板桥、善桥,廿五日,自江宁上河毛公渡搭浮桥渡河,合城内守军攻大营外墙,廿六日,破天京西南长围,斩总兵黄靖,副将马登富,守备吴天爵,廿六日,会忠王、侍王、辅王等诸路大破江南大营,天京围解。
 
当天京围急时,清淮北之师围捻凤阳府、县,捻众求救于后军主将李秀成,秀成受诏解京围,不能赴,至是京围已解,忠王复谋结好捻众以为援,四月,命如孝与平西主将吴定彩督队渡江往赴,拟援凤阳,而不知凤阳已陷三月矣。
 
时湘军已迫安庆,英王忧之,五月,自天京谕如孝及捻军盟主征北主将张乐行自定远、寿州、颖州、六安、霍邱西趋湖北,书为清人所获,不能至。
 
九月,英王自渡江,初五日,攻寿州,如孝、定彩亦合乐行、得树等攻凤阳府以为声援,皆不下。
 
十月,忠王将入赣,调定彩等南守天长、六合,如孝遂独守淮南诸处。
 
英王援安庆,屡战湘军,未能解围,遂奏天京,谋与忠王等南北攻武昌,踵庚申故智,分湘军之势,以解安庆之困,天王许之,而武昌终不克,湘军曾国荃等亦坚屯安庆城外不退,英王不得已,引军还救,复请于天京,求调南北诸军悉往援之。辛酉十一年三月,天王诏干王洪仁(左王右干)、章王林绍璋等出京援安庆,如孝时守桐城、庐江,已封殿前副掌率、开朝忠良朝将,亦受命应援,廿一日,与干王、章王合,自新安渡至横山铺,进屯练潭,次日,大战清福州副都统多隆阿等于练潭、横山铺、菜子湖,大败,退桐城。廿六日,复合定南主将黄文金及捻众等攻新安渡、挂车河,又不利。如孝、文金皆宿将,有威名,而干王、章王以亲贵朝臣为主帅,皆不知兵,指挥多不如法,故连战辄不利,如孝旋复还桐城。四月末,安庆城外菱湖四垒失,英王骁将靖东主将刘瑲琳、傅天安李四福等皆死,六月廿七日,英王召辅王杨辅清自太湖县道小池驿、黄泥港东趋清河、三桥头、高楼岭、高河铺、马鞍山。檄章王、如孝自桐城西进挂车河、蒋家山,与黄文金等三道再援安庆,清多隆阿等御之,复不利,如孝仍还桐城固守。
 
七月廿六日,安庆陷,是岁秋冬,天王诏封如孝顾王,号干千岁,旋进号殿前礼部又副春僚,时封王尚无多,诸洪以外,惟十数人而已。
 
壬戌十二年春,受诏守巢县,节制无为州外各垒。三月初五日,清曾国荃等以大军水陆攻铜城闸,顾王退巢县;初七日,复以众寡不敌,与封天义徐同江弃巢县、含山,渡江返天京。
 
四月十八日,曾国荃湘军围天京,天王诏忠王等勤王。九月,忠王合十四王号十万人来赴,与湘军大战凡四十六日,不能下。天王旋诏忠王等进北攻南,忠王谏之,不从。
 
癸开十三年正月十七日,顾王与护王陈坤书、爱王黄崇发等受命自下关、中关渡至九袱洲,护王先绕越两浦,趋含山、和州,二月初八日,顾王、爱王围浦口,攻降将李世忠营,次日,复之。廿二日,复天浦省垣;廿四日,进克桥林,败李世忠部将邱昌良,时皖北残破,清援师四集,坚壁清野,太平军过江者多不利,惟顾王此军竟得全胜,后忠王南渡,亦赖两浦一线尚通,得不至倾覆也。
 
时皖南郡县亦次第告急,襄王刘官芳、跟王蓝仁得等迭战湘军不利,退黟县,合奉王古隆贤、匡王赖文鸿,且请于天京,调顾王及对王洪春元等,合辅王悉往援之,顾王遂渡江,未及战,天王以顾王善守,调归天京助防。
 
甲子十四年四月廿日晨四更,天王崩,群臣扶幼主天贵福嗣立,号幼天王,宠臣歙县道士沈桂议立六主帅,主城中诸面防务,诏从之,以顾王为东方主帅。
 
六月初六日,天京城破,湘军蜂拥自太平门城缺涌入,顾王督众悉力拒战,且战且退,幼天王君臣得乘间上清凉山,复自垅口出城走广德、湖州,顾王等与有力焉。幼天王临行,犹于楼上见顾王殊死战,后事不详,或死乱军中矣。

 
梁立泰广西浔州府桂平县白沙墟人,黄再兴之戚属,从石达开入拜上帝会,庚戌七月,受达开命,先赴金田团营,八月,封前营长、东两司马;九月,升前营旅帅;辛开元年十一月,于永安州升封后二师帅;十二月,升后二军军帅。癸好三年二月,定鼎天京,升御林侍卫;三月,升大吉副侍卫;五月,加号恩赏丞相;八月,升殿左廿三检点,命佐翼王出师安徽。甲寅四年三月,东王以顶天侯秦日纲代翼王主安徽军政,仍留立泰佐之。
 
八月,东王命秦日纲踏看河道,上援湖北,立泰仍留皖助守。是岁末,守桐城。
 
十一月,清参将刘玉豹,练首举人臧纡青来犯,围城,廿日,立泰部将吴凤珠战死,吕亭陷。立泰坚守,求救于庐江,守将炎二正将军何元寿、北殿左一指使刘胜才等来援,不捷而还。玉豹等攻城不克,旋亦解围去。
 
立泰飞檄求救,国宗杨某及参天侯黄玉琨、检点何元源等分自安庆、潜山来赴,十一月卅一日,大破臧纡青于桐城,斩之。
 
立泰所将偏师,部众无多,盘桓建德、东流、庐江、和州诸属,出没无定以扰敌。诸州县皆沿江,时天京官署军民数十万,仰上游谷米诸项之接济,如婴儿之盼哺乳,鄂、皖、赣三省郡县解粮济京,咸恃一水,时湘军肆虐于上游,红单船窜扰于下游,而京粮不为乏,粮路不为绝,立泰等沿江守捉之功不可没也。
 
丙辰天京变后,立泰仍守皖北沿江诸戍,丁巳七年翼王远征,未从行,此后事迹,渐不著闻云。
 
立泰父万铸早故,母胡大妹,后四军女军帅;妻廖大妹,入绣锦衙;妹晚妹,为北殿内贵使;兄立汉,早岁战死武宣,弟立海、立洲居家未入营;子小保、女二妹皆随营。清张德坚受命编《贼情汇纂》,搜得立泰家册,抄录其上,留存至今焉。

 
谢锦章,吴如孝部将,从守镇江郡,丙辰六年夏,受命与殿左一指挥覃熙章守江北瓜洲,与镇江相犄角,亦未知其官号,抑或恩赏虚衔而已。
 
锦章熟谙戎机,屯上下洲坚城,复筑垒大小水口,遍立炮位,以扼运河之吭,修炮堤于江岸,以防清人炮船;于瓜洲西北,掘深濠三道,引江水灌注,濠间遍立梅花桩,分遣部众,立营五里庄、四里铺,以当清师来路。清师屯桂花庄、施家桥、杀头,每出队扑上下洲,辄须节节凫渡,泥泞跋涉,举步为艰,迨至坚城下,已疲敝不堪战矣。锦章复遣小队,频出扰朴树湾、带子沟诸要隘,胁仪征,清德兴阿等疲于奔命,惩吉尔杭阿前鉴,不敢轻言进取。
八月十八日夜,德兴阿进四里铺、马桥,诱伏虹桥守军,守军遁,德兴阿追至濠边,泥烂水深,无可容足,狼狈收队;廿一日,德兴阿檄江南、北会攻瓜、镇,自部分两路,东西来犯。西路兵勇贾勇拔桩深入,越二濠,屯于内濠外,濠宽十余丈,守御周备,望水兴叹,悻悻而返,死者百余人;东路冲过王家大院、回水湾,亦抵内濠,不能进;水师红单船抢入大口,登陆中瓜洲之东,锦章设伏破之,狼狈遁舟中,驶返土桥,自后德兴阿益视瓜洲为畏途,兼以饷绌,且秋雨连旬,水涨平堤,遂不敢复大举攻洲上,惟时以小队进扰,谋诱出守军聚歼之,锦章知其谋,益坚壁不出。德兴阿乃休兵不战,月张虚捷以塞责。
 
冬,十一月,水枯濠干,德兴阿以为可乘,初九日,复遣大队分东西两路来犯,兵勇逾濠拔桩,直薄垒下,守军炮石其发,挫之;德兴阿又命水师夹攻,而舟船逆风,不得力,惟开炮滥轰而已。锦章密遣小队出洲外,据险筑垒,以窥清营之隙,德兴阿惧之,通饬各营,昼夜严备,兵勇不得休息。
 
下旬,德兴阿复以水陆再犯洲上,锦章命洲外诸垒百计挠之,清师奔命不遑,饥疲交迫,未窥洲城,丧气而返;水师虽驶入水口,而陆师已遁,独立难支,不得已,亦退泊土桥。锦章复令将士,凡西岸进攻之路,处处掘成坑坎,清师人马跋涉为艰,洲地泥泞,道路迂曲难行,亦惮攻,不肯进,时雪骤天寒,粮草复不济,德兴阿恐为锦章所乘,不敢逼濠下寨,乃垒于数十里外。锦章乘隙遣众四出,购掠粮秣硝璜,以为持久计。
 
十月,南岸镇江为和春等所围急,吴如孝调锦章将四千人南渡,并力守镇江、高资。锦章久守瓜洲,号令皆自专,不肯复屈降,以是与如孝不甚辑睦,故兵虽益而出队反希,惟日夜盼京援耳。
 
丁巳七年十一月廿日,合天侯李秀成等将援众至,锦章与如孝溃围出,走天京,后事不详。

 
覃熙章亦吴如孝部将,丙辰六年夏为殿左一指挥,佐谢锦章守瓜洲;十月,锦章南渡援镇江,留熙章独守。
 
熙章以精锐四千渡江,瓜洲兵益单,清人乘之,丁巳七年正月,迭次东西进犯,二月初二日,瓜洲东岸诸垒次第陷,清人薄城垣下,锦章守陴力战却之;初七日,熙章遣大队西出土桥,清人水陆逆战,熙章弗胜而返。
 
都兴阿以瓜洲久困势孤,料必突围,乃部分各队,或间日一攻,或一日数攻以缓其谋。三月十六日,熙章出队土桥、双桥,都兴阿马步三面堵击败之。清人乘胜,十九日,破外垒,再薄洲城,熙章负固击却之。廿一日,德兴阿佯攻上、中二洲,以大队猛攻下瓜洲,熙章命上、中二洲间道侧击,自引城卒出城死战,复求救于镇江,吴如孝分众来援,德兴阿乃退。
五月、六月,溧水、句容次第陷,清帝严旨切责德兴阿,曰瓜洲蕞尔之区,非县城可比,经年累月,糜饷劳师,毫无把握,德兴阿等尚复何颜对朕耶?,德兴阿惭惧,六月十三日,移营三汊河,亲督兵勇,诸道架浮桥进击。熙章据垣以枪炮拒战,掷火球、火蛋焚浮桥,德兴阿叠次攻扑,皆不能逞。
 
德兴阿复置炮木筏,号水炮台,沿运驶下,直抵四里铺、陈家湾列阵,日夜滥轰城中,复无功,无如何,环洲遍立坚垒,谋断洲上接济,待其粮竭自遁,而后坐收空城以塞责。
时镇江围益急,吴如孝屡调洲兵渡江,熙章虽知德兴阿之谋,以兵单势孤,徒奈何,不敢出击,以是粮弹渐绌。十月,德兴阿侦得洲上存粮不敷一月食,自三汊河将水炮台往攻之,不克。
 
天京遣王长兄洪仁发等援镇江,德兴阿恐其分兵渡江,沿江设戍以备之。仁发旋败还,德兴阿乘势,十一月初十日,谋穿苇丛,潜袭洲城,而苇间积潦已深,一路泥淖,步骑无所驻足,不得已而返,改道复进,迨至城下,已达旦,疲敝饥渴,锐气尽丧,熙章遣众击破之,斩百余人。
 
熙章旋奉吴如孝将令,分起渡江南撤。廿日夜,毁弃瓜洲城垒,南合吴如孝等于镇江,同日,弃镇江,溃围还天京,后事无闻。

赞曰:

 
余自幼览天国典籍,于天王爵秩之滥,向多微辞,惟许其先封如孝于同列,推为得大体之举也。
 
观如孝入营不为人后,升赏不为人先,常当守备之任,不蒙天眷之宠,李秀成、陈玉成辈,当其为师帅、将千人际,或方忝牌尾,或裁充散卒,一旦超擢上列,号令谁何,不怼不懑,檄至辄行,所将多偏师,所当多方面,忠谨勤勉,在在有功,诚李嗣源之流,冯大树之属,锡以茅土,酬以绶祓,使其中心念念,以为我功劳虽天下人不之见,而人主自见及之,铨叙之要,不在乎此哉?
 
敌知如孝善守,天王、英王、忠王亦知如孝善守,故自定都至覆亡,十有一载,如孝多将孤注,常在围中,勋烈未能大成,智能未得尽展,镇江饮水,望援有恃;天京茹草,盼救何门?厥彼身谋,城破犹战,噫,报国如此也至矣。
 
梁立泰劬劳有余,功业不足,诚使命,谨职守,如是而已。而汗青列衔,典籍载传,一门老幼,存名至今,天国之兴,劬劳如立泰、诚谨如立泰者,何啻千万,复有几人之幸也如是者?
 
谢锦章、覃熙章,职司偏裨,继守死地,孤悬数载,不叛不亡,而自后事迹,更无所闻;此前官爵,亦未可考,选贤任能,能如此乎?殆哉,惜乎东王之早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