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连续剧是少有的贴近现实,少有的碰撞敏感话题,因此获得了少有的百姓青睐。
但看完后,感觉很窝气,为什么全剧中最无耻的那个人却结局最美满呢?
我猜想编剧一定是想写一个没有一个坏人却也能发生背叛、谎言、贪婪、淫荡的悲剧故事,或者是没一个好人照样能折腾出浪漫、坚贞、痴情、诺言等等人间美好感情的故事。可是她也不知是故意了还是无心了,给最无耻的那个人戴上了最道德的花冠,让人感觉是黑夜里一脚踩上了随地便溺的大便,还没处去说臭。
那个叫海萍的姐姐,真的不是我话脏,就是像大便。
为了六万元首付,对丈夫赶尽杀绝,能上荧屏的骂语骂了个遍,还连连骂上几集,小市民的俗是俗到了脚趾头。俗,绝对不是错,而俗成那样,还要自谕“有理想的文化女青年”,真叫人从今往后不想再听到“文化、理想”等字眼。
明明知道妹妹的钱和房子来得很不阳光,却掩耳盗铃地一边轻轻数落着妹妹,一边享受到心安理得:和女儿在这座根本不属于她的房子里雀跃,坐在那个妹妹用青春的肉换来的高级皮沙发上与父母聊家常,俨然一副金屋女主人的笃定模样;
几次缺钱的当口,都是妹妹用“人情债,肉来偿”的钱替她解围,度过一次次难关,她欣然接纳亦欣然默认了妹妹的不光彩角色,此种行为让我想起一种古老而丑恶的职业——老鸨。
明明一个普通到极点的外来打工白领,却非要与上司虎着脸唱对台戏;丈夫被逼到走上坐牢的境地,她方才发现自己是一个走了半道的黄脸婆;老公从阶下囚一步登天成了大家的座上宾,把她满意地姓什么都快忘记了;男人意识到危险主动退出了是非地,还遇到这娘们劈头盖脸的一通恶骂;
当她对着妹妹的男主人交代说“请善待海藻”时,潜台词是,我妹妹就这样卖你了,但你得给个好价。
她劝妈妈息怒的语言更直白,那个男人对我们有恩,后一句理应该是妹妹这样卖给他不太亏,可惜我们的电视剧是要审查的,这么精彩的后话是不可能出现的。
更可笑的是,最后她还开导受伤的妹妹,不是你不好,是那个宋思明官场上混得太投机,要是稳稳地投资多好。言下之意,你还可以幸福地继续做小三。
编导们要么是特别喜欢这个无耻女人,要么是脑子进水,二者必居其一。
算一算,在这场孽缘里,什么人都没有好下场:
妹妹做过一场春梦,开过几天宝马,住过几天豪宅,代价是失去了一个子宫和一颗二十四岁的鲜嫩心灵;
贪官机关算尽,享过齐人之福,沐浴过官场春风,赔上的是一生的声誉和一条命;
大老婆做了十多年垫脚石,戴了条绿围脖,藏匿了那么多不敢用的钱,那么倒霉还要吃上几年牢狱苦头;
小贝冤死也没处喊。只是没把钱痛快地借出来,就落个戴绿帽子的可怜,遭此无辜欺负,是不是会导致他今后的婚恋之路格外辛苦也不得而知;
老公本来好端端地技术人员做着,小康日子过着,被搞到不得已去开网店,还顺带做起了家庭夫男,这个老实男人不认命也不行;
好了,只有她才是最滋润的——用妹妹提供的钱和机会,房也买了,钱也挣了,又不用去坐牢,也不用割子宫,还做着宋思明给她介绍的美差,体体面面地赚钱,最后编剧大概觉着还不过瘾,天方夜谭般地给她开个中文学校。
所以,这个剧给人以最大的启示是:
第一:小三有风险,入“职”须谨慎。
第二:自己不要做小三,但千万不要拦着你的亲人好友去做。
第三:不仅不能拦,还要适当地默默怂恿或鼓励,它将安全地给予你想像不到的资源与好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