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上海公交车挤车技巧 |
分类: 上海篇 |
现在的公交车与从前的早不是一路货色.车子多了,大了,好看了,乘车子的花头经也透了,而且关键是坐车的人少了.还有就是司机和售票员没有从前那么自大和蛮横了.
一个来上海工作两年的外地小MM严重不同意这种说法,她觉得上海的公交车让她无奈和委屈,那么拥挤,那么不舒服,那么不安静,而且有时还那么不守时,让她动不动就弃带有集体温暖感的公交车而奔向作孤独高贵状的TAXI.
我谆谆教导她,亲爱的,不要那么和人民币过不去.一个打拼的小白领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去,只要掌握一定的规律,坐公交真是能成为享受上海的一道凉拌小菜.
现在公交车上年轻的"新上海人"越来越多,从前上海人挤公交总结出来的,一套套充满生存智慧和乐趣的法则不知觉地被淡忘了,本着抢救人类非物质文明的崇高意念,我很负责任地经过回忆,整理如下:
一不要,挤公交切忌正面对着人挤.这是最愚蠢的人才做的动作.
从前的上海公交车在上班高峰时分没有一部车子不像一个满满当当的肉罐头.有好事者统计过,平均一个平方米要站立三十多只脚,包括各种男脚和女脚.所以你要是傻瓜似地正面挤,肯定是还没挤上一步就被旁边的男人女人一通臭骂,"迭只憨大,会轧车子伐拉!"
正确的挤法是,侧过你或肥胖或瘦弱的身体,用你的肩膀作为开路工具,从别人的肩膀缝隙中轻轻地,用力恰好地滑出去.你不费力,别人也不受很大干扰,因为你的内行,大家会很自觉地配合你,你挤出一步,他就乘机挤进一步,位置就这样很轻松地调换完毕,然后只需一步步地照此办理,你就挤到了一个应该站立之处.
二不要,挤到前面一个人不肯动弹时,切忌说:"喂,让一让!"这是最无礼的人才说的话.
上海这个超级都市,没什么别的稀奇,超就超在人口多.人多嘴杂,吵架是难免的.上海人不一定都有文化不一定都有修养,但约定成俗在公众场合说话都会比较注意.不是懂礼貌而是免吵架.你一句"让一让"会立即把别人窝着憋着的吵架兴趣勾引起来,凭什么,凭什么,我要让你!我偏不让!一场恶骂就此开战.
能被大家接受的说法是"喂,朋友,阿拉调一调.",调,即换,大家换一个位置而已,这种中性的说法十分聪明,没有谁高谁低谁为谁让的问题,说的人不卑不亢,听的人心平气和.解决问题,融洽气氛.
三不要,站立时切忌正面对着别人的视线.只有不正常的人才会将自己处于这么难堪的位置.
社会学心理学理论都有人的社会距离这一说,拥挤的公交车上人民群众早已把这个理论丢到车窗外.但再愚钝的人也能体会到被一个陌生人直愣愣地近距离地一路瞪着是件多么不舒服不愉快的事.不要说正面对着人,就是侧面对着别人都是很不雅观的动作.只有和大家保持同一方向的视线,一切才变得正常.所以,反扒警察在公交车上辨认小偷是一看一个准,只有这种职业从业人员才会将视线乱转.所以,别一不小心被误会撞了腰.
下面再总结个三要:
一要蹭边.车迟到了,乘客蜂拥而上,这时只要顺着车厢门边,跟着前一个笃定地不急不忙地,不一会儿就能上去了.切忌正对着车门像个猛张飞似地蛮干,自毁形象,还事倍功半.
二要顺势落座.车厢内站着不稳,路途长的能有个座位是个理想的结局.这时如果恰好站立于一个座位旁,如果想成为下一个座者的话,请务必站在临近那个座位的稍后部位,当人家抬起臀部起立时,你就可以顺势地优雅地坐下,一点没有急吼吼的失态.
三要把装有贵重物品的包包放置于身前视线随时能及之处.三十前上海一道著名的风景是,在每家商店的门口,放着一只奇高的高脚凳,上面坐着一位慈祥而唠叨的老伯伯,他用一只电喇叭唠叨一天,但一天只唠叨一句话:"各位,拎包背包放前面!!".他就是遍布上海大街小巷的治安保卫员.他的工作就是用这句简单而实用的上海话来阻止一场又一场偷窃的发生.
还有还有很多,上海的公交车就是上海的小世界,天天上演着世俗活剧,这里是长舌妇们聒躁的好场所,也是性骚扰爱好者的猎奇之地,还是居高临下鄙视私家车的最佳之处,万一碰上一桩小小的车辆事故,或和一辆轿车擦碰了下,或司机哪条道走错了被吃了张罚单,那正好人多势壮地为司机助助威,骂骂那个私家车主或一本正经的交通警,正是个疏通心理压抑的绝妙时机.
所以只要不赶时间,只要不惧怕些微的汗臭,只要不想太快花完钱包里东东,那坐坐公交真是件不算太丢人的美事.
前一篇:在上海辩认上海女人
后一篇:上海公交车上的中年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