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植树人致敬!

(2020-05-24 13:19:46)
标签:

植树绿化

返归自然

分类: 生活杂感


今天在微信上看到一则消息《干掉千年沙漠,种出8个韩国,“绿”了全世界:中国人种树到底有多牛?》,说的是经过几十年的持续种树,陕西榆林土地沙化治理率达到93.24%,总面积4.22平方公里的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上消失。

也就是说,相当于丹麦国土面积的毛乌素沙漠,就要变成绿洲啦!

在坏消息不断的今天,听到这样一个好消息,的确令人振奋。

大概因为生日是植树节,我对种树是情有独钟。这一天也是孙中山先生的忌日,以这天为植树节就是为了纪念先生对种树的大力提倡与践行。

我们中国人素有爱种植、喜植树的传统。但在上世纪5070年代,却陷入一个“向荒山要粮、向自然开战”的怪圈,大片森林被伐光,沙漠化日益严重。

儿时的记忆中,北京每年春天都要刮几次沙尘暴,下几场黄泥雨。九十年代初的一场沙雨尤其记忆深刻,那天我和同事去中山公园参加一个图书节,黄泥夹着雨点自天而降,铺天盖地,每个人都成了黄泥人,自行车上也覆了厚厚一层。

沙尘暴肆虐的同时,阴惨惨的雾霾天也越来越多。此种状况推及全国,人们为环境的恶化日愈忧心忡忡。

而近些年,情况确实有了很大好转。两年前我为写一本书去秦岭采访,一路看的都是绿水青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的有效恢复;去陕北延安,印象中干涸贫瘠的黄土高原不见了,代之以处处绿色,令人着实惊叹这些年绿化的实绩。

这两年北京人爱去塞罕坝旅游度假,那里的沙漠已变成郁郁葱葱的林场,草原的旖旎风光令人陶醉。

沙尘暴、雾霾天越来越少了,北京的天空越来越多地呈现蓝天白云。鸟儿飞了回来,河水湖水也似乎清亮了许多。

从骨子里,人类还是属于大自然的。GDP再高,现代化设施再完善,如果让人们远离了自然,远离了动植物,成天在水泥森林中讨生活,也不会快乐幸福的。这也回答了人们为什么那么喜爱“采菊东篱下”“性本爱丘山”的诗句,喜爱“李子柒”的乡村厨房,喜爱日本电影《小森林》和韩国电影《公无渡河》。

返归自然,过耕读生活,是我退休后的奢望。期盼这个奢望有一天能成为现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