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的刻度:与周有光先生的最后一面——2016年11月6日日记

(2017-01-15 09:10:10)
标签:

生命的刻度

分类: 人物

    生命的刻度:与周有光先生的最后一面——2016年11月6日日记

2016年1月20日看周老

 2016年11月6日:今天一大早,乘车去后拐棒胡同看望周老。

来到周老家楼前,发现这里竟成了一片狼藉的工地,楼面搭起了铁架,到处是施工材料。三楼周老家的门开着,里面有几个干活的工人。屋中家具什物都盖着布,周老书房的小书架上,书籍、照片没盖严的,都蒙上了一层灰。

原来,周老住的语委宿舍楼要对外墙、厨厕管道和门窗进行统一改造装修,周老和保姆不得不临时搬到楼下附近一个小宾馆住,据说已经在那里住了20多天了。

我来到那小宾馆,找到周老的房间。房间很小,放了两张床,就转不开身了。空调加电暖气,弄得屋中很热。周老刚刚起床,我站在门外犹豫着。只听周老问小田:“有客人来?”“是庞旸!”“哦,庞旸,快让她进来!”显然,周老听到我来很高兴。

周老坐在一张轮椅上,小保姆帮他将衣服整理整齐,给他手中放了一条小毛巾。周老没像以前那样戴助听器,因此他听不见我的声音,我必须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但我来时没有带纸,以前上周老家他都会递给我书桌上的白纸让我写字,可这小旅馆里竟然找不到一张纸。于是我敲了隔壁的房间,向开门的中年人客气地要了一张纸。

周老对我说“我已经快112岁了,衰老了,没用了!”又说:“你来看我,我非常非常的高兴!”

我在纸上写道:“周老,您的健康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您一定要保重身体,硬硬朗朗的,这是大家共同的心愿。”我还写了要向周老汇报的两件事:1、百花文艺出版社要将我为他和张老编的《百岁所思》和《我与昆曲》两本书再版,作为周老112岁生日的礼物;2、《传记文学》杂志约我为12月的《周有光专辑》写一篇介绍他的文章。

周老让小田把他扶坐在床边,低头看纸条,然后对我说:“你是‘如日方升’,你的文章也是‘如日方升’,而我是‘日薄西山’,衰落了,什么也写不出来了!”

我说,您109岁时还写文章,您的文化杂文大都在百岁左右写的,这是生命的奇迹,大家都佩服您。您的文章现在老、中、青的人都爱看。而我的文章,不过是向您学习的心得。

周老说:“不行了,过时了,我的文章过时了。”

他又说:“你的文章是我留着的好宝贝,珍贵的宝贝!”

他还让小田把我写的纸条保存起来。

我将带来的速熟麦片和苹果递给小田,也不知周老能不能吃这些东西。小田说,现在爷爷主要靠吃营养液。装修住在这里也没法做饭,他们都是在外面买着吃。

又聊了一会儿,我走进卫生间再把手洗干净,握了握周老温暖、消瘦而略显无力的手,与他告别。周老向我作作揖,挥挥手,温暖的目光一直伴随着我。我心依依,说:“您一定多保重,过不了多久,我再来看您!”

从小宾馆出来,我久久回味着与周老的见面。显然,他已是风烛残年,身体明显衰老多了。过去周老是多么自信,多么健谈,对世界上各种事物都有自己睿智而明确的见解,而今他却一再说自己“衰落”“过时”了,这不免令人有点心酸。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脑子还是非常清醒的,保持着思维的活力;而且,他以自己的干净和谦逊有礼,保持着一位年高德劭的老知识分子的尊严。

(后记:这是我和周老的最后一面,原来计划着在他生日前后再去看他的。时隔两个月,周老竟在他生日的第二天驾鹤西去,这是令所有人爱他的人始料未及的。昨晚看到出版界朋友杨虚杰在朋友圈转田松在《读书》2017年第一期的话:“死亡是一种能力……既然大自然设定了人的生老病死,也会在人的生物钟里,设定一个死亡的刻度,时间到了,人自然会知道。”她认为周老“前一天祝福生日,后一天平静离开,这个刻度的设置才妙”。这真是科普人的独特视角。周老常说他也是做科普的。他112岁长长的一生,经历了五个朝代,向世人讲解、普及、传播了多种科学和常识。最后他以这种方式谢幕,真乃神来之笔。又一次佩服周老,佩服他生得不凡,死得不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