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山大地震的日子(下)

(2010-07-30 21:30:04)
标签:

唐山大地震

1976

往事回忆

情感

分类: 纪实文学

    第二天午后,我按约定时间来到东直门长途站外的路口,等待“大日野”。谁知,过了十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也不见车的影子。我想,一定是有什么事耽误了,继续等吧。我不相信“大日野”会丢下我不管。就这样足足等了两个小时,我绝望了,去顺义的长途车也走了,就是能乘上下午的这班车,也别指望能赶上到杨镇的车。没办法,我只好回到地质所地震棚的“家”中。妈妈见我回来倒很高兴,说,既然没走成,干脆在家再待两天。别担心,走时我会给你们村干部写信说明情况的。就这样,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留了下来。

    第三天进西城,看望了原高中班和一起插队的几个同学。回到所里,迎面碰上小杨叔叔。这小杨叔叔是地质所一位科研人员,妈妈的同事。前些日子他和一个小组进驻我插队的李各庄,搞水文地质调查,我没事就到他们驻地来玩。在枯燥单调的插队生活中,地质队那些科研仪器和科研活动给了我很强的新鲜感,一来二去混熟了。可如今的小杨叔叔,却让我大吃一惊:只见他眼窝深陷,眼睛里布满血丝,声音沙哑,一副心事重重、疲惫不堪的样子。原来他是最早进入唐山的救援队员,昨晚刚从灾区回来。我一听,便缠着他打听唐山的情况,那个时候,谁不想多知道一点灾区的实情呢。小杨叔叔摇头长叹道:“唉,我们是从地狱里回来啊!你想象不到那个情景,太惨了,真是太惨了!”他的眼神充满痛苦,缠着纱布的双手不由自主地颤抖着,是一副精神遭受过重创的样子。稍平静一些,他给我讲了在唐山的经历——他们是怎样连夜出发,驱车进入灾区时,黑灯瞎火,车轮陷在地震形成的深沟里,好不容易才脱险;进入唐山市区,怎样被那废墟狼籍、一片瓦砾的景象所震撼,又被无数同胞遇难的惨状所刺激。他说,我们本来是有科考任务的,但到了那里,什么都不重要,什么都抛在了一边,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救人!救人!他们和解放军一起,用双手去刨、去搬那些坚硬的水泥块。而当时,最有用的救援工具也不过是一些锹、镐和撬杠,救援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确实,他们从死神那里救出了一些人,但他总觉得不够,因为还有更多的人没救出来。最令他受不了的是,刚到时,还能听到废墟下面有很多呼救声,随着时间一分一秒,一个个小时,一天天的过去,呼救声越来越少,越来越弱,直至归于沉寂。他忘不了有一个中年男子,挂在一个建筑物高高凸起的地方,下身被卡住,受了重伤,但并没有死,还在无力地挥动手臂。但以他们当时的条件,却怎么都难以靠近那个地方,只得眼睁睁看着他一点点死去,身体变成了紫褐色。“如果有更好的救援设备和挖掘工具,我们一定能救出更多的人!”小杨叔叔说着,眼睛里充满内疚和痛苦,那眼神我至今也忘不了。

    后来我听说,从灾区回来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精神创伤,他们目睹了大自然带给人间最惨烈的痛苦,感到了人类力量的渺小。“心理救援”这个词是许多年后才有的,当时讲的是革命精神能战胜一切,举国宣传的是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小杨叔叔的痛苦,多少有点不合时宜。但我觉得,他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对受难同胞更深沉的同情。

    地质所和地震局原来是一个单位,后来分开了。大地震后,所里悄悄传着一些议论,说这次地震本来是有预兆的,下面的监测人员向上汇报,但当时地震局的头头正忙于搞派性,夺权,没有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还说有科研人员把监测结果向一些地方政府报警,有一个县的领导宁肯信其有,及时疏散了群众,结果是那个靠近震中的县无一伤亡,等等。对前一种议论,无法证实,但“文革”中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后一种议论倒是得到了证实,多年后我看到关于这位了不起的县长的报道,好像还得了一个国际上的什么奖。

    再回来说我。因为擅自回家又没按时返回,我回村后被大队干部狠狠“疵儿”了一通,还说本来我干活卖力,表现很好,是打算发展我入党的,但这次没经受住考验,入党的事就吹了。对这个结果,我倒不怎么难过,心想:如果在地震后我狠着心不去探家,就是入了党又怎样呢?我的良心就踏实吗?

    还有,那天“大日野”为什么不来接我?问司机,你猜他怎么说?那憨直的汉子一拍大腿:嗨,我压根就没想你刚到家就能回来,没等你先走了。那么大的灾,哪家父母不得留孩子多住两天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