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好,能不忆江南(四)

(2008-12-11 09:01:33)
标签:

差旅撷美

图片散文

分类: 游记

江南好,能不忆江南(四)

志摩故居后圃 “爱之清泉”

  海宁硖石镇原有两个徐志摩故居。西河街17号徐志摩祖居,是诗人度过童年、少年时期的地方,不幸于2000年被拆毁;干河街40号徐志摩故居是一座西式小楼,里面有20多间舒适豪华的住房,有冷热水管、电灯、浴室,楼下的印花地砖是从德国进口的。在硖石老式民居当中,这座洋味十足的建筑显得格外抢眼。

  西式小楼建于1926年秋。这年诗人和京华名媛陆小曼结婚,不为社会舆论所容,于是他萌生了“归隐”的念头,偕新婚的小曼返回故里,打算在这里过着月下伴美,吟诗著书的隐士般的生活。

  小楼后面有个小小花园,花园里有一口井,志摩叫它“爱之清泉”。他这样写给小曼:“眉,这潭清冽的泉水,你不来洗濯谁来;你不来照型谁来?”在这位“中国济慈”的眼中,“后圃”的一花一叶,一瓢一饮都是那样可爱,是为他的“爱眉”所设。他曾亲自动手,和家仆一起整饬伺弄后园,幻想着“明年春天可以看自己种的花,明年秋天也可以吃到自己手植的果”。

  但不出一个月,战争打碎他的归隐梦,迫使他走避沪上。这座度过蜜月的新居,被志摩称为“爱巢”。

  然而这“爱之清泉”的爱,有时也不独给爱人,而是被及密友。就在偕小曼回乡前20天,诗人给刘海粟写信:“如兄居沪不怡,何妨迳行来硖生,新庐尽可下榻,饭米稍粗,然后圃有蔬,汲井得水,听雨看山,便过一日。尘卉喧烦,无由相逼。”

  彼时,画家正为何“居沪不怡”,我们无由知道,想来也是旧时代的逼迫。志摩约他一同来过“后圃有蔬,汲井得水,听雨看山”的神仙生活,远离世间的烦扰,该是一种多么深挚的理解和慰藉!高山流水,空谷足音,文人之间的友谊,有时竟和浪漫的爱情比肩,同样那么令人神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