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时候的粽子香

(2015-06-21 20:14:42)
标签:

杂谈

小时候的粽子香

              

    小时候的粽子香

    文/缎苏

 

小时候,喜欢过端午节,因为有粽子吃。

那时没有超市,商店里也没有粽子卖,家家户户都是自己包粽子。

每到端午节的头一天,妈妈从早就开始忙碌。 我们全家都不喜甜食,所以包的全是咸粽子。要把糯米筛干净,筛走碎米,留下颗粒饱满的。要准备苏子杆,把它烧成灰。这是个技术活,烧太久就过了,得恰到好处刚刚成灰,一阵阵散发着清香。米和灰搅拌在一起,那些清香全部跳出来,弥漫在整个屋子里。

常常是这个时候,我就被吸引到妈妈身边,看她不停挥舞锅铲。搅拌在一起的米还需筛一道,然后放入盐和少许油炒一下,清香变得有了厚重感,争先恐后抢着入我的鼻。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炒好的糯米呈黑灰色,表面闪着一层亮亮的油光,颗粒分明的样子。

搬个小板凳坐在妈妈身边,看她包粽子。什么都不会,只能讨好地把拴粽子的谷子秸递给妈妈。那是早几天她就去附近认识的农民田间要的。也不知道她两手怎么飞舞的,一下子,一个羊角粽就出现了。再一下子,又一个出现。四五个并在一起,再打一个结,就成了一小串。我当搬运工,把这一串串羊角粽放到大盆里用水泡着。

羊角粽主要是给我和妹妹的,没几串。重头戏是后面包的马脚杆。芭蕉扇一样大的粽子叶铺开,米堆成长条,各种叠叶子,各种捆绑,大半天功夫,一个长长的大粽子就包好了。顾名思义,就是马脚杆的样子。不知道前人谁起的这个名字,真是形象贴切。有的人家会在马脚杆里包上肉条,有的会放一些豆泥。妈妈说是油腻,从来都不放什么。其实我一直更喜欢有肉有豆泥的。

现在回想起来,大概那时日子窘迫,觉得腻只不过是一个体面的理由。但是欢乐并不因此打了折扣。包好的粽子要泡几个小时候,都已经很晚了,爸爸妈妈才开始煮粽子。使劲撑着双眼苦苦等待,但总是撑不住,很快就睡着。第二天醒来,闻到满屋的粽子香,迫不及待就冲到锅边,眼巴巴看着芳香袭人的一大锅粽子。

欢天喜地去到学校,是要跟小伙伴比粽子的。不是比味道,也不是比多少,经常比的是大小。也不是越大越好,反而是比谁家妈妈包的最小。最牛的那个同学,拿出的粽子只比大拇指大一点点,那么小巧,随便一张嘴就能吃掉一个。其他人瞬间感到沮丧万分,纷纷退下,回到自己的座位,这时,才开始享用自己的粽子。当然,跟好朋友是要分享的。所以一个上午,会吃到白的黑的花的,甜的咸的有肉的,各种各样,非常丰富,一不小心,就吃多了。

长大后,也跟着妈妈学过包粽子。学会后,就再也没实践过。好多年过去,也不知道自己还会不会。这好多年过去,粽子也不再是端午节特有的食物。那种马脚杆随时都可以买到。妈妈也不再年年包粽子。她总是打电话来问,回不回来?回来我就包点粽子等你们!

有时就跟她说不要包了,太麻烦。但总是尽量要回去的。回去,陪陪爸和妈,想想小时候的场景,是一种特别的味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