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去前年写过一个小文,发表后有读者给我的编辑写信说很喜欢因此特意手抄一遍表示。当时听到后很开心,要来读者信的图片想得瑟,但一直懒懒地没动。最近因为柴静那部有社会责任感的《穹顶之下》,更多人开始关注污染的问题。想起自己这篇关于呼吸的小文。穹顶之下雾霾弥漫我们还能享有多少清新的呼吸?都变成美好记忆了吗?
呼吸
文/缎苏
有的东西与我们形影不离,却常常被我们忽略,比如呼吸。多年了,我的呼吸越来越习惯于不断发展不断繁华而空气也越发污浊的城市。能够庆幸的是,在我记忆里曾经有那么多清新的呼吸让我回味。
那一年的夏天,去逛昆明世博园。避开人头攒动的主干道,我和父母沿着园区边角一侧的水流漫步。流水清澈见底,两旁的堤岸种满了各种我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小道边是鲜嫩碧绿的小草,虽然不像主干道那样花团锦簇,但却是满眼苍翠,令人赏心悦目。才走了几步,我闻到一股香甜扑鼻而来。有那么一瞬间失神,一下子反应不过来香甜气的来源。因为那不是糖果的甜,很特别,带着泥土的味道,却又湿漉漉的,仿佛一颗颗露珠让你来不及注目,便欢乐地滚入了嗓子眼。我突然明白过来,那是青草的香味。我大口大口地呼吸,我第一次发现,青草真的很香,香得如此美妙,不但清新袭人,而且,它有颜色,富于生命力的绿色,它还有光芒,晶莹剔透。
另一个也是夏天的季节,我到了丽江玉龙雪山。在4000多米的海拔上,源自雪峰和高空的空气纯净清透。有人高原反应,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很快被搀扶着下山。也许,真的是因为山高。但也可能,习惯了喧嚣城市,到了这简单洁净的地域,反而不堪承受。所以,我很欢喜,我的呼吸自然而然就适应了那高原的空气。不同于山野、深谷、溪流边的清新,高原的清新带有一股凛冽的气势。尤其在雪峰边,俯首可以看到冰川,巍然不动,有着幽幽的神秘光泽。呼吸间,除了清冽的凉意,我还感觉到了某种威慑。然而,也有人是不怕的。他们在雪山上扔果皮纸屑,扔饮料罐和矿泉水瓶。我和一个同事,我们并不很亲近,但我们同时默默地捡拾那些不合时宜的垃圾。后来,我们依然没有更亲近,但那一幕却一直萦绕在我内心。
也因此,多少年了,我都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呼吸相通是存在的。可是,人们似乎并不在意这个,人们更在意那些身外的东西,比如发展、GDP、事业、财富榜……。因为不离不弃,赖以生存的呼吸让我们无意或有意地不去察觉。眼看着一栋又一栋的大楼拔地而起,一个又一个的城市广场铺展开来,谁又会想,光鲜的背后,那些大量被运走的垃圾,在郊外的某个角落堆积如山,它们散发着一阵阵的恶臭,悄无声息地侵蚀我们的呼吸,让我们很难再闻到来自小草、来自泥土、来自山峰、来自湖泊的香甜气息。
我时常怀念童年时每天要走的那段路,会经过大片的田野,还有小水沟里活泼的水花绽放,鸟儿从头顶飞过,在电线上停成五线谱。那时候我常抱怨爸爸的单位为什么要在郊区,离城那么远,害我风里雨里都要走那么久。那时候我不知道,多年后的现在,那条可以亲近自然可以呼吸清新空气的小路成为奢望的干净的风景,让我如此难忘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