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口罩》,冷与光
(2014-10-06 17:18:11)
标签:
情感杂谈读书 |
分类: 读书 |
《白口罩》,冷与光
文/缎苏
一气看完须一瓜的《白口罩》,像当年看《太阳黑子》一样。对我来说,两部小说都有个共同之处,就是存在某些奇特的因素,看完之后不断咀嚼,不断回味,去感受各种事物分散却又紧密相连的玄妙。一字一句,慢慢地变成一条线,牵着人时而疾步,时而缓行,时而揣测,时而释然,文字的魅力应该就在于此。
小说的开头缓缓道来,却很抓人,以至于在后面的阅读中,我一次又一次地翻回前面,想像这个铺垫的含义。后来真相出现,不觉得突兀,也不觉得了然于心,而是深深的无力感。突然想到,如作者所说,某一种灾难的确像一个完美的秘密,“它雷霆万钧却又悄然无声地在很多生命刻划下难以逆转之痕,但始终没有几个人知道它的狰狞来去。”我们往往看到新闻报道上,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有时外加一串数字,其实那些简单的大同小异的口吻背后,也许都有着惊心动魄的点滴,至少对一些当事人来说。
《白口罩》就写了这样的灾难,和与灾难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的故事。最重要的是,写了一帮好人,精卫救援队。
精卫救援队是个民间救援队,他们没有正规的审批没有经费没有保障,聚会商量大事吃5元一顿的素食,偶尔有赞助但得到的物资不一定是有用的,各种开支都来自队员们的AA制,救援导致受伤的话也只能自掏腰包付医药费。但是,他们救过很多人,溺水的迷路的被挂在悬崖边的。所以他们被市民们所信赖,常常接到求助电话,甚至连公安或消防的救援任务也会随手给他们发一份,他们艺高胆大且迅速。他们像神一样的存在,付出很多,得到很少,却依然勇往直前无怨无悔。作者借小说里的人物说出现实里有些人对好人的感受:“他们跟这个社会很不协调。”
当然他们不是神。他们也有着常人的各种问题。为解决问题不得不去送礼,有时也要按照交换原则行事。而小说男主角队长康朝觉得女主角记者小麦长得像前女友,与其发生了一段说不清是不是爱的情感经历。康朝还说过,因为被捉奸在床因此对前妻一辈子亏欠。大概就是因这份亏欠,最终他用生命做了偿还。
所以他们都是普通人。但他们舍生取义,不畏牺牲。他们是笨好人,是世界上美好的亮色。他们如果被认为不协调,那是因为他们和所有好人一样,照出了这个社会的贪婪、阴郁、黑暗和丑恶
围绕这灾难,除了救援,还有更多的群体。官员、医院、媒体。各种人物交织在一起,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令我们陌生又熟悉。
而我更关注的是里面那个精神病孩子。他的不寻常在于他的病,他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他看到的东西,都是有色彩的声音。他还有先知,用有声音的色彩画着人们现时不知道的未来。
有了这个玄妙的人物点缀,再加上各种丰富的角色,作者一步一步铺陈展开,把情节营造得紧张紧凑,到高潮处各路人马弦已绷紧,危险似乎铺天盖地扑来,这时真相浮出水面,叙述一下子从紧锣密鼓又回到舒缓淡定。真的是很好看的一个小说。看到身体发冷,那种在阳光下依然会簌簌发抖的冷,因为类似灾难里蕴含着太多完美的秘密也许都太狰狞。但依然会有暖密密浮现出来。执着,坚持,牺牲,勇往直前,沉默的思念,有色彩的声音世界,在满车白口罩里唯一不戴口罩的年轻人,抱着京巴与逃难大军迎面而过是为了要路过心爱卤大肠店的老人……这一些,就是暖,就是光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