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井一股清泉,巫碟的水井就要开工了
(2010-05-18 10:18:04)
标签:
抗旱巫碟捐赠杂谈 |
分类: 缎苏点滴 |
西南大旱,百年不遇。我们每天都渴望下雨。
巫碟在北京,她看电视的时候,看到一个旱区小村子在接受每户180元捐款村里人那种肃穆的场景,感觉心酸。她想应该要为他们做点什么。她说,缎苏,有空帮我们联络一个类似的村子。
妹夫是个小领导,刚好在乡村。那乡是少数民族地区,穷,连续火灾,大旱。寻找村寨的任务我就交给他,交代他,要户数少点的自然村,巫碟只是一个人;尽量通车,巫碟五一打算前往,山路太远我怕她走不了;必须旱情严重需要帮助。最后这个要求再三强调,但其实我知道,今年此时,咱们这里随便一个地方真的都极其严重。
巫碟计划捐助1万元。她不知道以什么方式最好,让我们给点建议。
我们都觉得直接给现款不太好,希望用在刀刃上,长久而有意义最好。
我想过打井,但怕费用太高,就没提。建水窖应该可以,但建好也要被动等水存储才行。我后来跟巫碟说,实在不行,就建个学校的图书室,可以一直有用。
巫碟没意见。她还说五一也许不前往了,路费还不如省下来一起给呢。
妹夫最终给了建议,打井。我担心地问,够不够打井?能不能打出水?妹夫说预算和勘测后看。
巫碟听到这个消息很雀跃。
我也高兴,跟着巫碟激动。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啊。
就是一口井了。巫碟的捐赠因此几乎翻了一番。对不起,我除了联络,没增添什么。
孩子总是最让人牵挂的,所以地址选在学校,村里的一个完小。
12米深的井。
希望它到时能一股股地涌出清泉。
三番五次强调,一定勘测好,一定要打出水啊。
妹夫说到时还一定把井的来历在旁边做个简要说明。巫碟不一定在意这个,但于我们来说,这是一种表达谢意的方式。
乡村里连银行都没有,唯一的金融机构是农村信用社。巫碟的第一笔汇款几经周折花了她很多时间,最后没办法,还是先打给我转过去。
巫碟还跟我说了很多个谢谢和麻烦,我也回了很多个谢谢。不管怎么样,要感谢的的确是我们!
今早,终于收到消息,款已经到账,明天就开工了。
再次感谢巫碟!虽然我们只见过一面,但互相一直关注彼此,也算很熟的朋友。对朋友说太多感谢和感动觉得有点单薄也有点害羞,所以我写下这些过程,不为别的,就是心存感激。
她对我的好,我一直记得。
她这次的举动,令我佩服。
世间美好的东西也会如井水一般,一股股涌出,永不干涸。
真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