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西藏旅游 |
分类: 静止的回声 |
http://images.blogcn.com//2008/5/2/12/duansu,20080502000722748.jpg
在高原的山路上,卧铺车象一头笨重的老牛,走得很慢。临近巴塘的地段,正在修路。依稀已经能够看见人家,却只能停下来等待。
炎炎烈日,不知名的流水,陆续停留的车。其实,这条道真的是车少人稀。等了3、4个小时后终于能通车,也只是稀稀松松的10多辆。
从城的边缘就擦出去。巴塘、芒康,这些曾经让我遐思尔想的地名,于我,照样还是地图上那抽象的几个字。
都没准备吃的。半道,在路边小店,买饼干,或者方便面。一车的人,个个都蓬头垢面。不过,反而,看上去眼睛很亮。
痛苦地在车上躺了一个晚上,醒过来后还是漫漫长途。其实旅途的艰辛早就设想过,我也不怕,就是内心很矛盾:为什么要在八一下车呢?那样的话一路风光就这样错过,走川藏线似乎就失去了意义。又安慰自己,如果这样,那某一天,还可以和心爱的人一起再走一遍,把所有落下的风景都补上。
反反复复斗争,有点煎熬。
最后,是秋杰的话帮我做的决定。
秋杰跟源泉商量,不如下车吧!现在的状况是坐车坐到痛苦,又看不到风景,两头都受损失。
我一震,这就是我矛盾的焦点。为什么要那么匆匆忙忙行走呢?我不是一次次说过美好的风景在路上,难道我自己就要在颠簸的车上和睡不安稳中错过吗?
想法一冒出来,我迫不及待就决定了要在然乌下车。
背起包就走,放下包就停,如此率性和随意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提议的秋杰犹豫再三,最终没下车。反而是一直不怎么吭声的孙兰,问了我几个问题,然后我游说了几句,跟着我下车了。
孙兰说:“你能借我点钱吗?我要还了源泉的才能下车。”
我说:“行!”
我把大包翻了个遍,找到了钱,两个人的车费还给源泉后,所剩无己。从司机那里每人退得50元。
孙兰有点犯愁。我安慰她,没关系的,我有邮政绿卡,到了然乌就好了。
我们俩几乎是象欢腾的鸟儿扑出了车门。跟大家的告别也因为激动而显得比较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