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缎苏
缎苏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772
  • 关注人气:3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念过去那些过节的感觉

(2007-11-17 10:03:00)
标签:

随笔/感悟

谈天说地

生活

休闲

分类: 有时涂鸦

(图/黄小狐狸)

 
 
    要调整法定节日了,这真是好事。老早就觉得,法定节日太少,那些最适合怀念、相聚和团圆的日子,往往却是工作日。所以一旦中秋碰上在国庆的前后,我们是雀跃的,那意味着单位会“以人为本”地给大家多放点假。

    清明、端午、中秋、除夕、大年、元宵节,这些都是有渊源的节日,它们的不衰,不单是大家想念和团聚的契机,更重要的是一种传承。虽然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但我感觉传统的东西留下来的开始少了,很多都在慢慢淡去。常常想起小的时候,快过节的喜悦心情,那时虽然物质相对匮乏,可人的精神风貌真好,过节的味道很浓,笑容很多。

    对我来说,每个节日都是值得期待的。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要数过春节了。

    过春节意味着可以吃很多糖,很多糕点,很多肉,还可以穿新衣服,看耍龙,看歌舞表演,还要去拍一张全家福,最最激动人心的是,可以收到压岁钱。

    所以,基本上是一进入冬天,我就开始盼望过年。爸爸妈妈会在平时给一些承诺:“等到过年了,就……”。那是诱惑我的味蕾或者将让我臭美的好东西。

    “年”是有魔力,我看了很多的故事,上面都介绍过关于“年”的来历。我对它曾经是猛兽的化身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就是把“年”赶走后人们的狂欢。我还时常沮丧,为什么没有生在古代,没有经历那种驱赶的过程,那将是多么热闹而有趣啊!

    终于等到了年关。每个集市,爸爸妈妈都会去采购一些物质。我那时还特别羡慕农民家的孩子。因为年关的时候他们家都要杀年猪,吃杀猪饭。做的菜简直是美味,我最喜欢的是血肠,就是把糯米和猪血灌到大肠里,味道好得让人找不到舌头。有人来邀请去吃杀猪饭,我就乐不可滋,可惜这种机会不是很多。如果我们家也是农民,也养猪,那该多好啊,我就可以吃多多的血肠了!

    大年三十,从早上就开始忙。爸爸杀鸡的水平还没有妈妈好,所以这个工作一般是妈妈来干。爸爸做的煮猪脚是拿手,他用炭火先把猪脚烧得黄生生的,直散发出浓郁香味,然后再用晒干的黄果皮和草果一起炖。鱼也归爸爸做,妈妈受不了那个腥。我和妹妹属于打杂的,东串串西串串。当我们能干活了,我们俩经常负责炸酥肉。鸡蛋、面和肉调在一起,放点甜白酒汁(想起来,早早的好多天前妈妈就把甜白酒做好了,妈妈的手艺很好,做得非常甜。她还能煮豆豉、腌卤腐,跟商店里卖的完全可以媲美),然后放进油锅里炸。出锅时,我们都会迫不及待就吃起来了。

    忙碌了一整天,终于快要开饭了。满城都是鞭炮声。吃饭前都要放鞭炮,年三十的晚饭赶早,哪家吃饭的鞭炮放得早,哪家就心情特别好。我和妹妹盯着丰盛的一桌子菜有点不知所措,什么都好,什么都想吃,挑选多了反而不好下筷子。一人一只鸡腿,除此之外,一年年的过节中,我们分别把鸡的部位都尝过了。爸爸从来就不相信小孩子不能吃啥啥的说法,我们都吃了鸡肠子,写的字照样是共工整整很清秀。妈妈会下任务一样让我们吃火锅里的青菜和蒜苗,都是长长的,那表示来年长青日子长算。最好玩的是,妈妈老说受不了鱼腥味,可爸爸做好的鱼她却吃得不亦乐乎。我们还陪着喝酒的爸爸喝点饮料,菠萝汽酒或者香槟。感觉也没吃多少,肚子就撑得圆溜溜的了。一大锅的剩菜让妈妈喜形于色,她说,年年有余啊!

    其实我和妹妹更关心的是吃饭后的事。看看电视上的晚会,那些焰火很漂亮。妈妈拿出给我们准备好的新衣服,熨得平平整整的。有一次,因为忙着看电视还是干什么,我的新裤子被熨糊了一小块,让我很伤心。不过修补了一翻,那个疤穿上去也不是很显眼。好在那年,妈妈给我准备的是两条新裤子。有时想,真奇怪,是不是早早就有了预感所以连弥补的可能都备好了?

    大年初一,我们起得分外早。美滋滋穿上新衣服,装了大把的糖,就往外跑。我们这里有个风俗,大年初一那天女孩子不能去别人家,即使非去不可,也不能第一个迈进人家家门。所以大多时候,我和妹妹都在院子里玩。男孩子们忙着扔鞭炮,勇敢的女孩子也会参与。我平时胆子也不小,可在点鞭炮这事,从来都没胆量,一直到现在也不敢。我那时最害怕的就是去大街上,很多人乱扔鞭炮,一不小心,就有一个在脚边炸开花。可是,街上有那么多吸引人的节目啊!舞狮子的,耍龙的,我都想去看。只好战战兢兢地出门,紧张地防备着鞭炮,同时欢喜地看各种表演。

    压岁钱一点一点拿到。最可气的是爸爸,他给我和妹妹各两毛钱,居然还说连上妈妈的份子了。我和妹妹悄悄翻几个白眼,很不屑地告诉爸爸,妈妈已经分别给我们每人两元了。两元已经不算少,可以买很多小东西。当然,我们最喜欢的是五元的大票子,谁发给我们了,就成为我和妹妹一年都念叨的对象。妹妹那时还太小,压岁钱多了年都被妈妈收缴说帮她保管。结果那些新票子有好多到现在都藏在一个柜子下面。我们打趣说,没准这些老钱拿出去变得很值钱了。

    现在生活已经翻天覆地地变化。现在的孩子在物质上也得到了很多地享受。有时觉得惆怅,他们想要什么都很容易了,也许他们很难体会到想念盼望然后得到某样东西的快乐和幸福。幸福和幸福是不同的方式和滋味。如今,每天都可以吃得象过节穿得象过节,春节的氛围越来越淡。多可惜呀!其实,春节真的并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得到,在过春节中得到的是更多美好的回味。它应该比外国的圣诞节还隆重,它应该带给人们更多地情怀和收获。

    生活着应该有所期盼。无论生活条件怎么改善,每一年的春节我都觉得重要。除非迫不得已,不然的话,春节一定要陪爸爸妈妈过,一定要一家人团团圆圆。这不是形式,更是一种幸福。
 
               想念过去那些过节的感觉支持,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