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前,就是准备回家那天,我坐公交车去学校。可以搭顺风车,去学校是为了会合。都下午6点了,没想到车上还那么拥挤,几乎是水泄不通。
我背了一个斜挎小包、一个双肩旅行包,手里还拎了一个纸盒,里面是给妈妈带的水果。在上车后的第二个站,上上下下很多人,而我非常幸运地得到身边一个座位。旅行包可以靠在车椅上了,盒子也可以放在脚边,感觉是大大的轻松。我面前站的人群,头挨着头,随着汽车行走的节奏还时不时东倒西歪。
不知道是哪个站上了一个抱孩子的年轻女子,手里还拎了几个塑料袋。挤在人中间,也没多余的手可以拉拉扶手,所以她踉跄得严重。有一两次,是连连移动了脚步才站稳的。要是平时,我肯定毫不犹豫就给她让座了,可那一瞬间,我内心却斗争得厉害。一方面是我自己东西太多,我实在想不清楚是不背包站起来给她让座还是背着包站起来给她让座。另一方面我那么多东西然后让座我想象着特别不好意思。我都把让座的话快说出口了,却还是忍住。就这样斗争来斗争去,别的空座位也出现了,但她刚好也到站下车了。
说起来自己很内疚。后来一路上我都在想一个问题,关于付出的问题。给别人付出的到底是我们可以不要的还是我们正需要的。很早以前我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在她妈妈整理要捐献给灾区的衣物,她就把手中的玩具也献了出去。她妈妈很吃惊,问:这不是你最喜欢的吗?小女孩说是,就是因为自己最喜欢,才想着送给别人,让别人也喜欢。关于当时让不让座,我为什么会斗争,就是因为那时我自己正需要那个座位。虽然别人也需要,但因为我自己需要我最终没有让出去。
所以一直都很佩服那些舍生取义的人,要什么样的境界,才能够不畏惧牺牲不留恋地舍弃自己的性命,去完成一种崇高而伟大的付出?很清楚大多人是难以做到的,我大概也做不到。但还是想着自己可以尽量地做好一点。现在才明白,“尽量”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自己充溢的,送给别人,这可以叫善良。这种善良很平常。而自己的心爱之物,或者正是自己所需的,也肯付出,这就是不寻常的善良,是伟大和无私了。
明白自己不伟大,可关于让不让座的问题,想起来还是感觉惭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