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玛雅遗迹之奇琴伊察(Chichen Itza)


标签:
墨西哥玛雅金字塔遗址世界遗产 |
分类: 迟到的新婚旅行 |
终于来到玛雅文明的重要遗址。金字塔没有想象中高大威猛,建筑群没有期待那么神秘辽阔,加上细雨绵绵道路泥泞,即便在附近的小镇过了一夜观察天气,雨季还是不留情,只好匆匆走过看过。
小时候幻想无数的玛雅文明,“神秘消失的民族,瞬间空无一人的王国,究竟发生了什么?”此类种种的猜想,若干年后站在这里仰望伟大的玛雅金字塔,心里竟没有多大感叹,不好意思讲出口,可是心里默默唠叨着“还是吴哥窟好看一点呀”^_^
(以下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奇琴伊察(犹加敦马雅语:chich'en itza'[1],意即“在伊察的水井口”、发音:/tʃiːˈtʃɛn iːˈtsɑː/,[2])是一处庞大的前哥伦布时期的考古遗址。奇琴伊察由玛雅文明所建,坐落在今墨西哥境内的犹加敦半岛北部犹加敦州[3],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在从公元前6世纪到玛雅古典时期(公元2世纪到10世纪早期)的时间里,奇琴伊察是玛雅的主要城市,而在中部低地及南方的的城市衰败后,奇琴伊察更到达了其发展和影响力的顶峰。到了后古典时期,奇琴伊察的建筑主题中明显增加了中部墨西哥托尔特克的风格。这一现象的最初被解释为来自中部墨西哥的直接移民甚至入侵,但当代的多数说法认为这些非玛雅风格是文化传播的结果。1221年的起义和内战,如考古发现的烧毁的建筑所显示,导致了奇琴伊察的衰落,统制中心也转移到了玛雅潘。西班牙征服者弗朗西斯科·德·蒙泰乔曾在1531年短期占领过这里。
据美国人类学协会称,奇琴伊察的遗址建筑本身属于墨西哥联邦财产,而土地由Piste镇和Barbachanos家族作为集体财产和私人财产而共同拥有。Barbachanos家族从19世纪早期就是犹加敦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家族之一。







在奇琴伊察一共有7个中美洲蹴球球场,其中金字塔西北150米左右的球场最为引人注目。这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场,有166米长68米宽。球场内部两侧排列着雕刻着球员形象的石板,输球一方的队长(一说获胜一方的队长)被斩首用于祭祀。
球场的一面外墙上建有美洲虎神庙,上面有另一个美洲虎王冠。因为在地下掩埋了一千年,上面的红漆以及镶的玉点都已经消磨不见了。球场旁边是露天平台,两个平台相对,君主可以相隔一个球场对话,侧面装饰着骷髅浮雕(穿在木架上的石刻头骨).











犹加敦半岛没有多少地面河流,因此奇琴伊察当地三个终年提供充足水源的溶井(cenote)使之成为了天然的人口中心。其中两个溶井至今存在,其中一个就是著名的具有传奇色彩的“献祭之井”(Cenote of Sacrifice)。玛雅雨神恰克的信奉者将其视为圣地,并将玉、陶器和熏香被投入圣井中作为对恰克的献祭,在大旱的时候偶尔还会使用活人献祭。(然而某些导游所讲述的大量美丽年轻的处女被定期作为祭品抛入井中的可怕故事却并没有在古代文献或是对溶井的考古打捞中得到证实。还有故事称少男,而非少女,才是圣井的祭品。)圣井很久以来就是尤卡坦地区的朝圣地。
奇琴伊察在公元600年左右即玛雅古典时期中期是当地的重要城市,但其最大的发展和影响力巅峰则出现在中部低地和南部玛雅城市衰落之后。
公元约987年,托尔特克国王Quetzalcoatl(即羽蛇神之意)带领军队从中部墨西哥来到这里,并与本地玛雅盟友一起将奇琴伊察作为了自己的首都,及第二个图拉(Tula)。[来源请求]这一时期的艺术和建筑因此呈现有趣的玛雅和托尔特克混和风格。

玛雅算是孩童时代念念不忘的东西,总算来了,即便并不感叹万千却也毫无遗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