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爸妈去泰国:考山路篇


标签:
考山路泰国曼谷旅行背包客 |
分类: 迟到的新婚旅行 |
第一次去到考山路的时候我只有24岁,这地方给我开了一扇门,慢慢走到今天,回头一看,我所在的地方与以前我认为的或大家认为的我该在的地方相距千里,但终算是无怨无悔,平安快乐^_^
当然,带上爸妈来到考山路并不奢望为他们开敞一扇什么门,到达考山路的第一天晚上遇到一估计打架后满身鲜血在街上大叫大吼的白种青年把母亲吓坏了之后,我更不敢有此奢望。只要他们看看考山路上那些“稀奇古怪”的人群且并不感到厌烦十足就够了。
父母至今,在我开始第一次国外旅行后的第九个年头,也不知道我所谓的旅行究竟是一种什么状态,这是我带他们来考山路的原因,不需要解释,只需要陪着他们在路边摊大排档坐下边吃饭边看各路人马来来往往就可以。我沙弥香喝着啤酒,老爸怂恿老妈喝着自己从国内带来的轩尼丝,在考山路吃饭喝着轩尼丝并不搭调,不过我需要妥协,总不至于带两个退休老人一到这里就要他们当背包客做嬉皮士。
说起妥协,父母对我的妥协应是更多。大学毕业要帮我找工作我自个儿定了单位义不容辞,工作之后担心我无车无房我却辞职旅行,上了年纪担心我单身未婚,结婚之后敦促要生儿育女......而每一样他们希望我拥有的东西,我都是慢了许多拍才得以实现,算是个“后知后觉”的孩子。
父亲退休前每天上班总要向奶奶道别,奶奶再例牌得叮嘱要开车小心不要喝酒晚上早回,父亲总笑着跟我说“老人眼里我永远都是孩子”,此话现在可以拿来向着我的父母说了。不知不觉的,一句话用到了下一代人的口上!
不知道除了人妖、唐人街上偶遇的潮汕人和金碧辉煌的皇宫寺庙之外,他们有没有留下一点考山路的美丽回忆,但其实也不重要,考山路并非一种旅行抑或生活模式的象征,它更多的是一种自由精神的象征。
又到考山路,我的第三次考山路,两代人的考山路。路上看着一张张稚嫩的背包客脸孔,感叹逝去九年的青春,回头又望望远在路边比手画脚买榴莲买得不也乐乎的两位退休老人,有那么一刻,我的心充满幸福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