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孙东纯
孙东纯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253
  • 关注人气:13,9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什么叫“间隔年”

(2011-07-26 07:25:06)
标签:

间隔年

定义

旅行

义工

杂谈

分类: 旅行杂谈
最近收到一些关于“间隔年”的来信,都是来自一些关心旅行、义工,关心我或者《迟到的间隔年》的朋友。有些人认为间隔年是旅行,有些人认为间隔年是志愿者工作,有些朋友干脆把间隔年等同于现实大逃亡......
今晚我百度了一下“间隔年”,百度百科上关于间隔年的解释如下:
“间隔年(Gap Year)是西方社会通过近代世界青年旅行方式变迁总结出来的概念,是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期间,学生在离开自己国家旅行,通常也适当做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工作,他们相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生存技能,增进学生的自我了解,从而让他们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或者找到更好的工作,以一种 “间隔”当前社会生活的方式,达到更好地融入当前社会的目的。”
这个解释大致是我当初出发之前所认识的间隔年,至今如是。
据说间隔年现在有点火,一来《迟到的间隔年》还一直卖得出去,二来一些媒体颇为关心这个概念,博客大巴就做了一个关于间隔年的专题,南方日报社的南方公益又举办了南方青年公益营,主题就是gapper,穷游网最近也在办间隔年的活动,当然也少不了一些零零散散的媒体采访。三来,我想最重要的是有一些年轻的网友密切热心地传达着间隔年,甚至有网友自发创建了关于间隔年的网站,豆瓣上也有间隔年的小组......媒体也好网友也好,我是相信很多人都是用心在理解、阐述和分享自己对于间隔年的感受的。
只是一个东西,传开了传远了,可能很难保持始终如一;“间隔年”传开了传远了也是如此,至少有媒体因为一个“私奔”的专题邀请我接受一些关于间隔年的采访这件事让我觉得它多多少少有些变了味道。不管如何,“间隔年”这三个字是传开了,至于传承如何我不是很介意,倒是许多网友很在意,所以就来这里敲敲键盘。
间隔年,gap year,无论中文还是英文,就从字上看,大致可以解读成“从原来的生活圈子中跳出来,过上不同生活轨迹的一年”,而至于这一年该如何过,可能就是有些朋友的疑惑和分歧吧。有些认为这一年便是单纯的旅行,穷游甚至流浪,有些人觉得它是纯粹的义工生活,有些人可以就换份异想天开的工作,有些人觉得不只要旅行还要从志愿者工作中获取一些阅历......
而究竟,这一年该如何过才叫得上“间隔年”呢?
读书的时候考试最讨厌的问答题就是定义题,比如“叉叉叉的定义是什么?”,因为这种题需要死记硬背,而且关键是背后即忘,为了考好试颇为费劲。现在想想无非是当初对于叉叉叉一无所知缺乏体验和感受罢了,阅历有了自然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一个东西的定义自然如同心生,而自己体验出来的才是自己的,定义如是,间隔年如是。
想起以前定义题的标准答案还经常出现“叉叉叉的广义是指叉叉叉,而狭义上是指叉叉叉”这样的结构,我想我所理解的间隔年,多多少少变得有些狭义了吧^_^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hikker
我的书《迟到的间隔年》: 豆瓣网当当网卓越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